思与文-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本期导读

发布日期: 2022-01-10   作者:   浏览次数: 10

本期导读:

陈来,男,1952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温州,北京大学哲学博士,当代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1976年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地质系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同年留系任教。198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张岱年先生、冯友兰先生。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2018年1月,入选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

社会职务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文史馆馆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长、中华朱子学会会长、冯友兰研究会会长,以及复旦大学讲座教授、山东大学讲座教授、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校兼任教授,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学术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宋元明清理学和现代儒家哲学。

20世纪中国哲学史论述的多元范式——以熊十力论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史为例》一文发表于《文史哲》2022年第1期。文章指出熊十力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哲学论述,对于中国哲学史学科的发展而言,具有与同时期通史著作同等重要的意义。总结20世纪以来的中国哲学史总体研究,不仅要关注各部《中国哲学史》的撰写及经验,也要关注熊十力这样的哲学家对中国哲学史的理解,以开辟中国哲学史总体理解和论述分析的多样化把握。熊十力认为,近代以来,国人以西方哲学为标准,以科学方法看哲学,已经完全忽视了中国哲学的究极意思和独至理境,对中国哲学的终极智慧已不了解,也不求解,这一点必须加以根本改变。熊十力对中国哲学史的诸论述,称得上是体大思精,不仅在中国哲学史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对中国哲学终极智慧的理解也有重要的价值,值得做全面的梳理研究。

《关于宋明理学的几点认识》一文发表于《河北学刊》2021年第5期。在陈教授看来宋明理学这个概念,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比较有确定性的名称,代表了从11世纪至18世纪中国儒学的主流发展体系。五四以来,对理学的批评往往是出于对其核心思想的误解,虽然这种批判从主流上讲并非没有意义,但是批判的科学性应建立在对历史和哲学比较深入的理解上,否则这种批评经不起任何理论和历史的考验,也无法提升到高水平的人文反思。因此,为宋明理学正名,从本体论、人性论、认识论三个维度阐释理学之的意涵,并强调理学思想体系历史定位的重要意义就显得尤为迫切。理学不仅是11世纪以后主导中国社会的思想体系,而且是前近代东亚各国(朝鲜、越南、日本)占主导地位或有重要影响的思想体系。要展现理学体系所有逻辑环节的展开、所有实现了的可能性,就需要把整个东亚地区的理学综合地加以考察。

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属性与方法》一文发表于《中国哲学史》2021年第4期。陈教授提出中国哲学史本质上是东亚文明和东亚国家在教育和文化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学科。自学科诞生以来,就强调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现代转化。中国哲学史这一学科名称背后就蕴涵着学者的哲学观:我们认为,哲学这个概念不应该被认定为西方传统的特殊意义上的东西,而应该是世界多元文化里边一个富于包容性的普遍概念,中国的义理之学应该说就是中国哲学。

《朱子论羞恶》一文发表于《国际儒学》2021年第1期,文章认为按朱子哲学体系,义与仁礼智一样,属于性之理。未发之性发见则为情,仁之发为恻隐,义之发为羞恶,恻隐、羞恶属于已发之情。四德之性虽属未发,但通过四端而时时发见,如性中有义之理,见非义之事而发为羞恶。羞恶是人面对不善可恶之事所发的情感,是以性中之义为根源的。羞恶之心是性中义之理在面对恶(可羞、可恶、不美、不好底事)时产生的发见。就四端之发而言,朱子认为在人的实际生活中,四端之发有偏差。以义之发来说,当羞恶而不羞恶,不当羞恶而羞恶,这类现象相当普遍,故恻隐等四端有不中节者。不中节的恻隐是恶,不中节的羞恶是恶,而不是善,只有中节的恻隐羞恶才是善。这样一来,使得理学对四端的现象学分析就细致多了,也合乎道德实践的实际。

《王阳明晚年思想的感应论》一文发表于《深圳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文章认为阳明晚年在越城讲学明道,其中主要的内容之一是阐发了感应论的思想。王阳明晚年的感应论有两方面的意义。首先,以感应论来证明万物一体的思想。阳明通过心与物的感应关系来证明心物的一体性,主张在这种感应的关系中,不是心意构造对象物,而是感应关系构建起了心物二者的一体性,从而证明万物一的一体性。其次,用感应论重新定义何谓物。阳明中年讲学,确立了意之所在便是物的哲学定义,以此来支持他的格物功夫论。而这一具有基础意义的对物的定义,在其晚年有所变化。他对物的界定,不再以意之所在定义物,而以明觉之感应来界定物,宣称物就是与心发生感应关系的对象,表明王阳明晚年学问功夫向肯定物的实在性方面发生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