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文-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本期导读

发布日期: 2021-11-20   作者:   浏览次数: 10

罗岗,生于1967年,文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城市社会与文化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重庆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教授,上海大学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美国纽约大学、中国香港浸会大学、中国台湾东海大学访问教授。著有《英雄与丑角》《预言与危机》《人民至上》《危机时刻的文化想象》《想像城市的方式》《面具背后》《记忆的声音》等专著;主编《现代国家想象与20世纪中国文学》《90年代思想文选》(三卷本)《视觉文化读本》《20世纪中国文学史论》(四卷本)等图书。

本期我们选择了罗岗教授关于上海城市文化的研究。

《性别移动与上海流动空间的建构——从<海上花列传>中的“马车”谈开去》一文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罗教授指出本雅明关于城市“游荡者”的理论把“人的移动”与现代性问题紧密结合了起来。通过一个与本雅明取向不同的问题意识,经由对具体个案的讨论和分析,也可看到在开埠以来上海“城市化”进程的语境中,“性别移动”和城市流动空间形成之间的复杂关系。

《文化传统与都市经验——上海文化研究之反思》一文发表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罗教授认为目前上海文化研究在史料的整理和史实的梳理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可是由城市研究激发的深入犀利的理论思考则乏善可陈。绝大多数研究著作只不过使用不同的材料,来证明“现代化”叙事的正确和“发展主义”意识形态的不可抗拒。从“文化传统”和“都市经验”的角度来反思上海文化研究的现状,希望能在充分发掘上海经验的同时,提供另一种回应中国现代性问题的方式。

《空间的生产与空间的转移——上海工人新村与社会主义城市经验》一文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文章指出近年来都市研究中出现了一种“上海热”现象,但其中1949年以后上海作为“社会主义城市”的历史经验被有意无意地改写、忽略和遗忘。结合上海工人新村特别是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新村——的历史,可以深入地分析社会主义如何在空间生产的意义上,将城市的改造和重建新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

《左翼思潮与上海电影文化——以《神女》为例》一文发表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文章指出近年来对20世纪30年代左翼电影的研究,有某种“去政治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或从微观上发掘左翼电影与鸳鸯蝴蝶派电影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把它们共同归于“商业化”氛围的同时取消了政治的作用;或从宏观上强调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源地,其深厚的电影文化积累滋养了左翼电影,同时也软化了它的政治锋芒,甚至认为电影文化传统起到了某种纠正政治偏颇的作用……上述研究确实对我们在更宽广的背景下重新理解“左翼电影”提供了更多的资源,但问题在于,如果取消了左翼电影的“政治性”,那么,它在中国电影历程中的独特地位该如何来界定呢?本文认为,上海电影文化以及鸳鸯蝴蝶派电影固然对左翼电影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可是,左翼电影却因一种新的“政治”视角介入,超越了当时的商业电影,“回溯性”地将上海电影文化中的“潜力”激发出来,从而创造了中国电影历史上的高峰。本文以左翼电影中较有代表性的《神女》为例,对些进行了分析和阐明。

《重返“沪港双城记”——关于“都市与文化”的一次对话》一文发表于《文艺争鸣》2016年第1期,文章认为《上海摩登》从1999年出版的英文版,到2000年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再到200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简体字版,至今差不多有十五、六年的历史。毫无疑问,这本书在海内外学术界的影响力都非常大,我们完全可以从学术史、研究史的角度来讨论这本书,但从个人的感受来谈《上海摩登》,也许更能触摸到被学术史或研究史忽略的某些更鲜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