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文-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思想所校庆报告暨通几读书会2020年首场活动预告

发布日期: 2020-10-14   作者:   浏览次数: 98



题目:“常名”是什么?——理解老子的一个楔子

时间:20101021日(周三)13:00—15:00

地点: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学院2114

主讲人:苟东锋(华东师范大学)

主办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主讲人简介:

苟东锋,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在《哲学研究》《哲学与文化》等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曾获2019年度上海社科新人奖。目前主要致力于“新名学”视域下儒、道二家的名学研究。


内容简介:

老子哲学的革命性在于发现人类思维有一种对“可名之名”的路径依赖,人们往往以“可名之名”的方式寻找和理解“道”,殊不知所找到的并非“常道”。“常名”的发现,使老子找到了一条扬弃“可名之名”的道路。

 “常名”是对“可名之名”的否定之否定,因而“常名”既为“有名”又是“无名”。“常名”其实就相当于“常道”,因为对人类而言,“常道”永远表现为“常名”,即使有谁设想了一种超出“常名”的“常道”,这种设想也仍属于“常名”的范围。

以“常名”为判教依据,道家认为儒、墨之学陷入了“可名之名”的“言筌”。然而,作为诸子之一的道家学派亦不能从根本上逃脱“可名之名”。从一定程度而言,先秦诸子都试图超越“可名之名”,因而真正的“常名”应于诸子对“可名之名”的不同反思中去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