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过程——主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的四组关系
作者:瞿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22年第11期,转自中国知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意义深远、继往开来的重大命题。这一命题既植根于“历史过程”,与近年来不断深入研究、阐发、宣传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密切联系,又建基于“历史主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道路”概念有15次,其中最重要的统揽全局的道路是“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如何走过这条道路?报告中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的历史主动,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把“历史过程”和“历史主动”相结合,百余年历史道路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四组关系富有广阔而深入的阐释空间。
主动研判国情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格局
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不是凭空发生,而是由本国、本民族的人口、地理、文化等要素构成其现代化展开的起点。诚如马克思所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在走过百余年历史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历史条件,抓住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疆域幅员辽阔的基本特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基本抓手,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人口多、地方大的特点造成中国式现代化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让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具有了自己的特点和优势。
比如,人口多,大家都能温饱就很不容易;地方大,各地区发展就必然有参差与不平衡。但人口多也为我们提供了充分享受全球产业链中人口红利的可能,地方大则意味着国内市场的抗击打能力强和各类型资源的极大丰富。所以,中国共产党以实践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会停留在概念的顾影自怜和理论的空想玄思之中,始终主动研判国情,进而从国情出发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由此,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格局是“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每一步都紧密联系着国情,也都在根本上遵循着国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官、绅、民之间也就此建立起了各种密切的有机联系。但是在近代,中国被列强拖入他们所主导的世界历史进程。“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渐渐被淡忘,“官民一体”的治理体系渐渐被废弛,官、绅、民之间的有机联系也在此过程中被一条条切断。这表现在近代中国一批批有识之士虽然不断地寻找救亡图存的方案,也在不断实践救亡图存的方案,但与人民始终隔得很远,更谈不上以人民为中心。比如戊戌维新,其依靠的基础力量是一部分趋新的中高级官员和一部分刚取得功名、试图走上层路线的年轻读书人。辛亥革命的基础力量主要来自晚清新学堂之学生、留日之知识分子、清末新政期间编练的新军和游弋于社会边缘的会党。这些力量都有改变中国之志,也使中国的一些局部发生了变化。但由于这些力量与人民隔得很远,意味着其并无改变中国的根本动力。
中国共产党与前述这些力量最大的区别在于,其主动以人民为中心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共产党首先追求的是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在中国共产党的理念和实践中,“新中国”不能是半殖民地国家,人民能当家作主的先决条件是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国家主权的完整。“新中国”也不能是半封建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人不能分高低贵贱、三六九等,穷苦的工农不能吃不饱饭,穿不暖衣,每天生活在因战争而流离失所的阴影中和时刻受到“高等人”剥削压迫的危机中。这两个目标实现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但这只是完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步。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来说,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标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远未达到。
对此,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长期探索。1958年毛泽东同志即强调当时的中国仍是“又穷又白”,因此“穷,就要革命,就要干”,通过党带领全体人民苦干让“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大国,一个强国”。这种让国家变大变强,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迫切愿望推动着新中国的各项现代化建设事业,同时也正因为太过迫切,加上当时的中国时刻处于帝国主义会“突然袭击”的紧张氛围中,我们的发展也不免经历一些艰辛的探索和前进中的曲折,但无可否认中国式现代化的各种基础特别是工业化基础正是在此时奠定的。
改革开放后,随着党的指导思想的创新发展,人民的日子越来越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公平正义得到了着力维护和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已初见成效。
和平发展之道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展开模式
世界各国的现代化不止一种模式,但曾几何时现代化被认为只有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实质是一条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只实现自己国家的现代化,而把全球不断推向暴力深渊的“老路”。走过这条“老路”的国家损人利己,甚至损人而不利己。被拖进这条“老路”的国家,则饱尝帝国主义世界秩序带来的血腥罪恶与深重苦难。
回望百余年历史道路,中国人对这条“老路”的认识和批判是渐渐清晰、渐渐深刻的。在清末,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人物非但未批判这条“老路”,反而要全面拥抱帝国主义世界秩序,去建设所谓军国,幻想成为“列强”的一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度被中国人认为代表世界文明发展方向的欧美“列强”燃起战火,扭杀一处,不止不休。人类的文化“至欧洲大战而大破裂”,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的“毒症暴露”。在瞿秋白看来,以后世界的发展若不改一个趋向,“非走到绝地不止”。孙中山在谈他对民族主义的认识时亦说:“我们不但要反抗帝国主义以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自己不去学列强的帝国主义,否则国家强盛了,对于世界便有大害。”
因此,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伊始就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毛泽东同志曾言:“世界主义是什么?就是四海同胞主义;社会主义是什么?就是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主义。”在“四海皆同胞”“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别人好”的基本关照下,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倡议与实践“一带一路”,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和博鳌亚洲论坛,建立“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准则构筑新型国家关系和世界秩序。在新的百年,中国会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文明演进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双重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角度,中国传统中多有义利之辨,在义高于利的基本思路下,虽然经济常有发展,市场也蓬勃兴旺,但在中国人的思想里始终未将物质的富足放在国家发展、人心伦常的优先位置。进入近代,前述的情况发生倒转。舶来的金铁主义、物质主义等说凭借列强的坚船利炮在中国大肆传播,进而因为时局的失措而大获认同。乱世中人多以利益为驱动,以物质为追求,遂导致贫富差距严重、精神力量匮乏。同时,社会主义思想进入中国后,虽然打倒剥削阶级、消弭贫富差距的目的非常明确,但进入社会主义实践后,物质和精神之间究竟应该是何关系却经历过艰辛的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了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根本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2)我们认识到没有物质基础谈不上现代化,因此要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断去夯实各种物质条件;同时没有精神支撑也谈不上现代化,更谈不上中国式现代化,因此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以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双赢方面对世界既有现代化模式做第一重超越。
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角度,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但在百余年历史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对此的认识是渐渐步入正确轨道的,采取的措施是渐渐强而有力的。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本来就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讲求天道、人道与自然之道的互通与互补。但世界既有的现代化模式除了给世界上的人带来血腥罪恶与深重苦难外,亦给这个世界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破坏和难以预期的后果。国人对此曾有认识的误区和行动的错误,讴歌过排放滚滚毒烟的烟囱,赞美过废水如潮的工厂,向大自然的索取不知控制,对环境的破坏缺少节制。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会在国人走入误区时予以警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国化的发展让我们有了讲求生态文明的大格局和大视野。从此出发,中国式现代化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层面有了对世界既有现代化模式的第二重超越。这种超越表现在我们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综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起点是百余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让中国人创巨痛深的“人民蒙难、国家蒙辱、文明蒙尘”。经过百余年披荆斩棘、艰苦奋斗,中国人民从不断蒙难到富了起来,国家从历经蒙辱到强了起来,蒙尘暗投的文明浴火重生,演化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当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锚点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一系列创新突破,迎来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了第一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在下一个百年的新征程上,中国共产党将获得新的历史锚点。党领导下的中国式现代化必将把新的历史伟业镌刻在新的历史道路之上。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0—471页。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22—23页
本文编辑:侯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