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庄子·德充符》解读
作者: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载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转自中国知网
摘要:庄子通过对形残而德全者的比较,突出了外在之形和内在之德的分别。由此,庄子认为,从知和行的关系来看,知识不借助与形相关的行动而形成;从言和意的关系来说,意念的生成也并不以有形的言说为中介,而外在之形的残缺与内在之德的充实之间的差异,则进一步表现为内在的自主性对外在变迁的超越。个体德性的完美,不仅体现在它与外在形体的差异,而且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得到展现。对于人而言,重要的是在面对外在世界的变化时,始终保持内在的和谐,不为外在变动所左右。以重德而忘形为总体观念,庄子肯定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并主张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庄子的基本取向是通过自我价值立场或精神取向的调整来应对世中之事。有人之形与无人之情的统一,也就是在人之中而又超越人为。
关键词:德;形;情;
全文阅读:
本文编辑:吴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