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文-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思想与文化》第二十九辑

发布日期: 2023-04-15   作者:   浏览次数: 10

第二十九辑


主编:杨国荣


执行主编:陈赟





文章摘要


理性:古典经验

沃格林著  叶颖译

[内容摘要] 为了诊断现代社会之失序,我们可从理性在现代社会遭遇的畸变入手,而这就需要首先还原古典哲人对理性的经验。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典哲人发现,人并非自我创造的存在者,其生存的本原与意义均不在于自身。对此的无知带来了不安,又引发了追问与探求,正是这种追问与探求构成了人性,塑造了心灵的秩序与生存的秩序。古典哲人将这种塑造秩序的力量、它的运动和由此形成的结构用“nous(理智、理性)”这个符号来加以表达。这种探求是对神圣、不朽事物的思考。通过这种方式,人在其本性对不朽所能参与到的范围之内,亦即在作为人的有序生存之特征的居间(metaxyin-between)状态下,变得不朽。然而,有一些“被认为是当代人中有智慧的”思想者倾向于在利比多(libido)式欲望的驱使下,追求对终极本原的认知性掌控,放任那种居间实在远离他们。理性会被以诡辩的方式与任何一种世界内容融合,从而发生畸变。此后,来自无定深处(apeirontic depth)的死亡压力便会愈加凸显。因此,在关于生存的所谓现代解读中,我们注意到重心的转移,从在18世纪盛行的以理性之名兴高采烈地拒斥理性,到当代在深处、死亡和焦虑的名义下纠结于生存。

[关键词] 理性 探求 本原 居间 畸变

[作者简介] 沃格林(Eric Voegelin1901-1985),美籍德裔学者,世纪西方著名政治哲学家,代表作有《新政治科学》、《秩序与历史》五卷本、《记忆》等。

叶颖(1977- ),男,福建福州人,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暨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古典主义政治哲学。


历史中经验和符号化的等阶

沃格林著 段保良译

[内容摘要] 比较文明研究的真正题材不是符号本身,而是生成经验的常数。人通过自身的意识参与实在过程,并在参与中生成符号,表达自身的实在经验。那些反映意识本身的参与结构的命题,可置于实在经验及其符号化的历史场域中来客观地检验。这种检验要求人们从对符号的探索转向对生成经验的探索。对古希腊思想家提出的“灵魂深处”这个符号的阐述表明,“深处”不是一个能够对象化的事物,而是表示一个诠释阶段,对一种无法言喻的实在之经验的诠释。随之来临的,是新的真理以及新旧真理等价的意识。为历史中经验及其符号化的等价作出辩护的正是这种意识。

[关键词] 实在 意识 生成经验 符号化

[作者简介] 沃格林(Eric Voegelin1901-1985),美籍德裔学者,世纪西方著名政治哲学家,代表作有《新政治科学》、《秩序与历史》五卷本、《记忆》等。

段保良(1978- ),男,云南保山人,政治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政治学系讲师。


神话与实在

亨利•法兰克福、亨丽埃特·格伦莱韦根-法兰克福著

张小霞、张静昭译  

严博瀚校

[内容摘要] 我们通常认为古人弱于思辨。然而在古代近东地区,我们却发现古人同样提出了一系列关系到人的生存的智性问题。不同于现代人所使用的规范化的逻辑命题,古人通过讲述充满意象的神话来表达他们对于人的本性和人与宇宙之关系的理解。我们把这种思维模式称为神话创作式的思维,它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征。首先,与现代的主-客认知模式不同,古人在面对宇宙时,更倾向于把宇宙体验为活生生的、在每一个当下对人开显的“汝”。其次,与试图揭示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的现代科学不同,古人关注的是对他们心灵直接造成影响的现象本身,从而,诸如梦境、怪兽和幽灵都被看做是实实在在的,因为它们直接对人们的情感、心灵或意志造成影响。再次,现代人在探索原因时追求客观的、普遍的因果关系,而古人则关心现象背后的动机与意志,这是因为对他们而言,每一个事件都是独一无二且富有深意的。他们关心从一个现象到另一个现象的转化,以便在神话中为两者建立某种联系,由此进一步理解宇宙间诸力量的关系,但对于具体的转化过程如何发生则缺乏兴趣。最后,我们今天把时空理解为无限的、连续的和同质的抽象系统,但对古人而言,他们所理解的时间和空间都是具体的、非同质化的,具有各自价值与意义的一个个特定位置或过程。

[关键词] 思辨 神话创作式的思维 我与汝 具体性


[作者简介] 亨利·汉斯·法兰克福(Henri“Hans”Frankfort1897-1954),荷兰考古学家和埃及学家。亨丽埃特· 格伦莱韦根-法兰克福(Henriette Antonia“Jettie”Groenewegen-Frankfort1896-1982)荷兰考古学家。

张小霞(1997- ),女,湖南茶陵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张静昭(1997- ),女,福建莆田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

严博瀚(1995- ),男,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里昂高等师范学院联合培养博士。


反启蒙者沃格林

叶 颖

[内容摘要] 启蒙以对理性的倡导而著称,但其实带来的是激情对心灵的主导,而一个经过启蒙的典型现代人对理性的运用其实只是使其服务于这种主导。沃格林指出,古典哲人将人身上从开端和超越两个方向感受到来自神性实在之牵引的那个部分用“理性(nous)”这个符号来表达。在古典经验中,理性对心灵的主导体现为积极探求生存本原(arche)的生活,这种生活是秩序所在。无论是在前现代社会,还是在现代社会,都会出现有序经验(哲学、灵性经验、科学)畸变为教条的现象。由于启蒙强调人的主体性,对科学设置了关于形而上学的禁忌,并出于弘扬人本主义的立场而对人的欲望、激情进行正当化论证,从而助长了科学在现代社会的畸变,以及现代人对这种畸变之后的“科学”的接受。由此带来的后果是,作为有序人生之标志性特征的均衡状态遭到破坏,进而使人无从追求不朽。同时,启蒙对自由的极致追求、对“历史的意义”的人为建构,也都反映出对实在的畸变,导致了现代社会的无序。

[关键词] 启蒙 反启蒙 理性 实在 经验 畸变 不朽

[作者简介] 叶颖(1977- ),男,福建福州人,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古典主义政治哲学。


沃格林意识理论与东西知识传统的深度对话

朱成明

[内容摘要] 传统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将东方思想仅看作原始的实践智慧,这大大阻碍了东西思想的深度对话。上世纪以来哲学的发展为东西交流开启了新视野。沃格林意识哲学克服了胡塞尔意向性分析的主要缺陷,让超越(存在、不可见的尺度、“神”)问题成为哲学的中心;他通过将存在问题转译为“求索根基”,取消了海德格尔“存在”(即希腊“存在”)的封闭性,并让“根基”问题向整个人类开放。沃格林本人的哲学实践是东西方就终极问题(求索根基)进行对话的典范,他的理论样式也为中西思想交流。在其意识哲学的观照下,神话、哲学、启示等象征形式都是对同一个超越(存在)的参与,只是象征形式的不同。哲学作为对实在的智性经验,追求对实在结构的明晰化理解,可以以客体化的方式关涉其他象征形式,观看、分析其经验内容,令其获得概念性理解。这为我们重新理解东方传统提供了可能性。

[关键词] 东西思想对话 沃格林 意识哲学 存在 根基 象征真理

[作者简介] 朱成明(1983- ),男,湖北咸丰人,文学博士,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印度哲学,印度西方比较哲学。


试从《天下时代》看沃格林对哲学的理解

张 缨

[内容摘要] 尽管“哲学”一词如今被用在各种场合,但“什么是哲学”,却远非一个清楚明白的问题。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历史哲学家,沃格林为我们提供了探索该问题的一个独特视角。在其晚期的重要著作《天下时代》中,沃格林提出一对解释性的概念—“理智性的”与“灵性的”—来建构其观念史。本文指出,此对概念实际上取自使徒保罗的《哥林多前书》,其中蕴涵属人的理智或属人的智慧远远低于属神的灵的主张。通过探究沃格林对保罗、斐洛和柏拉图的解释,本文进一步表明,沃格林将哲人对“理智性运动的参与”理解为“对神显事件的一个回应”,取消了哲学的自主性。沃格林甚至声称,“向哲人们显现的神……就是向摩西启示自身的同一位神”。然而,这样一种观点在海德格尔和施特劳斯这样的哲人看来是很有问题的。他们认为,哲学与启示不共戴天,且哲学在根本上具有无神论的性质。

[关键词] 沃格林 《天下时代》 理智性的与灵性的 作为对神显事件之回应的哲学 作为根本上乃是无神论的哲学

[作者简介] 张缨(1970- ),女,河南内黄人,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希伯来圣经、基督教哲学、中世纪犹太哲学等。


埃里克·沃格林对意向性和启明性的区分

陈勃杭

[内容摘要] 要整体把握埃里克·沃格林的哲学,理解他针对人的意识世界做出的意向性和启明性之间的区分甚为关键。但长久以来,这一关键区分以及何为意识的意向性层面和启明性层面等问题却被沃格林的阐释者忽视,导致沃格林的哲学影响力多局限于崇拜者小圈子,无法为更多人理解。本文首先从沃格林的文本出发,介绍他对意向性和启明性的区分(第二节和第三节)。之后再通过日常生活经验以及一些基本的哲学和科学知识阐释沃格林的区分,尤其是“启明性”在沃格林哲学中的含义(第四节)。文章认为,沃格林对意向性和启明性的区分是对“事实和价值二分”命题的深化(或至少应该从后者出发进行理解);而正因为如此,沃格林可能也很难回应来自坚守事实和价值二分立场的学者的挑战(第五节)。在结论中,文章简单介绍法国学者雷蒙·阿隆的“中庸明智”之道,作为解决沃格林式疑难的初步思路(第六节)。

[关键词] 沃格林 胡塞尔现象学 意向性 启明性 事实和价值的二分、


[作者简介] 陈勃杭(1989- ),男,重庆万州人,比利时根特大学哲学和道德科学系哲学博士,浙江大学哲学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史和科学的逻辑等。


化俗为圣:从伊利亚德看沃格林论灵性神显

严博瀚

[内容摘要] 灵知主义一般被认为是沃格林进行现代性批判时的关键术语。然而在沃格林的晚期著作中,灵知主义这一主题似乎销声匿迹。另一方面,在其晚期著作中,对《新约》正典的分析开始取代过往的灵知主义批判。在《天下时代》第五章“保罗的复活者异象”中,沃格林对保罗书信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了暗藏在保罗式的灵性神显(pneumatic theophany)背后对历史进行变形的倾向。为了阐明该分析的含义与效力,本文将取道伊利亚德的遂古存有论思想,以伊利亚德的圣/俗区分,帮助揭开沃格林在分析保罗的这一章节背后的关切。

[关键词] 灵知主义 实在 实相 变形 复活

[作者简介] 严博瀚(1995- ),男,上海人,华东师范大学-里昂高等师范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政治思想史、近代欧洲哲学。


宋明理学中的宇宙论与形而上学

——从沃格林和牟宗三的差异谈起

段重阳

[内容摘要] 在沃格林看来,中国思想从未完成对宇宙论的突破,即“神性根基”未在超越与开端两个方向显示自身。与之相反,在牟宗三的哲学史书写中,宇宙本体论恰恰指向了对宇宙的超越。然而,在宋明理学中,作为对紧凑宇宙论的突破,体用论的形而上学不导向对开端的探问,也没有对超越之创造者的寻求。道之体用所表达的“实在之过程”与以终末论为标志的“居间”有着差异,道并不表明自身为某种作为“端点”的“本原”。

[关键词] 宋明理学 体用论 宇宙论 本体论 沃格林

[作者简介] 段重阳(1993- ),男 ,陕西耀州人,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宋明理学与现代新儒学。


儒耶异同与道一教殊:从“天下时代”解读《天主实义》

蒋 鑫

[内容摘要] 天下时代的以色列、希腊与中国发生了平行的精神突破。虽然他们都发现了普遍人性朝神性实在运动这一生存真理,但以色列的灵性启示最具超越性,而中国的德性启示因其宇宙论风格而被认作“不完全的突破”。“灵魂” 与“天堂”作为表达生存真理的教条式符号,在以利玛窦为代表的儒耶文明交流中引发了教条之争。“万物一体”宇宙观、“以气为神”灵魂观、“善应登天” 天堂观、“基督人鬼”上帝观等争论,彰显出道(神性实在)一而教(启示模式与教化传统)殊的人类历史现实。在作为神显之流的历史中,真正重要的是对

实在的无尽体验而非执着于任何教条。这是从“天下时代”解读《天主实义》所带给我们的审视文明互动的历史哲学视域。

[关键词] 天下时代 《天主实义》 精神突破 意识分化 儒耶

[作者简介] 蒋鑫(1994—),四川成都人,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人民为政治之主体”?

——荀子“立君为民”说解义

东方朔

[内容摘要] 荀子的“立君为民”说常常被学者认为是荀子“民本思想”的重要主张,有的学者更认为荀子的这种说法体现出了以人民为“政治之主体”的观念。我们有理由相信,荀子“立君为民”的主张,有其出于真诚关心民众福祉的道义担当的一面,但经由对“立君为民”命题的整体分析,我们看到,在荀子那里,“立君”问题原与建立政治国家的必要性问题密切相关,而相对于民众而言,君主是拯救者和救世者;相对于天下和国家而言,民众与其说是政治哲学意义上的“主体”概念,毋宁说只是国家构成意义上的“实体”概念;君主“为民”及其所包含的爱民、利民等措施乃是为了保有天下国家的目的所给予民众的“施”与“济”的手段。

[关键词]荀子;立君为民;主体;实体

[作者简介] 东方朔(原名林宏星),(1963- ),男,江西寻乌人,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宋明和先秦儒学研究。


由“自然”概念看老子的“公正观”

伍 龙

[内容摘要] “自然”作为一个富有哲学意蕴的概念与老子“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密切相关,体现出“自然”概念的政治哲学内涵。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对百姓的生活少加干预,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统治者具备一颗“公正心”,这同时彰显了对人本身的尊重。老子依托于人性与物性层面的“自然”,凸显了“人性平等”与“物性平等”,进一步具体化这一尊重的内涵。在实践两类平等的过程中,老子哲学体现出一种宽厚包容的“公正观”。从形而上的层面看,“自然”与“道”密切关联,“道”之意义上的“自然”,使得“公正”的实现以“自然”状态的到来为旨归:“道”所保障实现的“公正”期望达成万事万物各归其性,自然而然的状态。上述“自然”的多重维度,不但在社会关系中展现了老子的“公正观”,而且彰显了这一“公正观”的形上之维。

[关键词] 自然 老子 公正 平等 道

[作者简介] 伍龙(1985-),男,安徽安庆人,哲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中国伦理学。


孟子之后,舜当如何?——读《孟子》“尽心上”篇“窃负而逃”章

伍晓明

[内容摘要] 如果天子之父犯杀人之罪,天子自己当如何面对?在这一想象出来的伦理困境中,除了让天子舜背着父亲偷偷逃到海边以躲避惩罚,孟子似乎不能为舜找到更好的出路。然而,作为不仅必须为自己父亲负责,而且必须为天下之人负责的天子,舜在孟子为他设计的解决方案中真能安心吗?如果不能,我们今天是否能为舜设想一条更好的出路呢?更好,亦即,更加公正,因为当没有对于每一个人的公正之时,整个社会的基础就会动摇。

[关键词] 他人 伦理 公正 责任 法律

[作者简介] 伍晓明(1954- ),男,天津人,哲学博士,现任四川大学文学暨新闻学院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西方文学理论,中国思想、比较哲学。


自由与责任的因果变奏

——兼论孔子与康德的道义分野

宋 健

[内容摘要] 在康德与孔子的哲学互镜中,不难发现二者均深具“道义”色彩:与重视“自由”是“责任”的前提条件相比,更强调“责任”是“自由”的生成根据——惟有担当责任,方可配享自由。然而,在对责任的具体理解上,孔子并未囿于主体一维,而是更多地致力于自我与他者的融合:一方面,寓道德于群体之间,彰显出责任的“毋我”特质;另一方面,在明察伦常中培养能力、提升境界,涵养了责任的“为己”品格。而毋我与为己的回环互动、交修并进,既是增强责任意识的工夫所在,又是防止自由异化的重要屏障。

[关键词] 自由 责任 道义论 毋我 为己

[作者简介] 宋健(1987—),男,山西榆次人,哲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特聘研究员,孔学堂签约入驻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儒家哲学、美德伦理学。


开显理智德性:由孟子“心之官则思”论起

耿芳朝

[内容摘要] 当代德性认识思潮对理智德性推崇备至,并将它解读为主体的相关认知能力或品质,该思路为重新理解孟子“心论”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在保留以道德德性阐释孟子“心论”的同时,若从广义上的官能层面入手,“思”则表现为心所具有的能力德性。因特殊的心性结构及其功能表现,“心”所蕴含的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相互融合而非彼此隔绝;后者又显现为主体的能力、品质和情感等层面,它们共同作用于主体相关的行动之中,充分体现了先秦儒家心性论的特色。

[关键词] 德性认识论 理智德性 心 能力 品质

[作者简介] 耿芳朝(1987- ),男,山东菏泽人,哲学博士,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儒家哲学。


孟子“不动心”的概念

卢  山

[内容摘要] “不动心 ” 简洁而明了的概念是“气不动心。“不动心”的核心是“理性主导感性”的原则, 根据对这一原则是否有自觉而分为自在的“不动心”、自为的“不动心”和自在而自为的“不动心”,它们分别构成对“不动心”的人性根据、践行之维和形上之维的理解。孟子之“不动心”具体呈现为“居仁由义”,是严格意义上的“不动心”;“告子之不动心”具体表现为“自暴自弃”,其名具有讽刺意味。

[关键词] 不动心 本心 四端之心 不忍人之心 恒心

[作者简介] 卢山(1972- ),男,四川巴中人,哲学博士,现任职于西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与伦理学。


资本语境的德国变型与知识人的观念之惑

——以二元关系和1914年理念为中心

叶 隽

[内容摘要] 大航海时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率先实现,西方(先是欧洲后为美国)以其暴力优势而君临天下,并试图使世界按照某种划一的范式向前推进,但考其实际,“世界政府”无论是作为一种理念还是实践都与世界政治远为脱节。这其中表现的不仅是集团利益的狭隘分割,更体现出其内驱动力资本语境的困窘悖论,甚至是文化层面的先天不足。如果我们区分细部,会发现即便是在欧洲内部,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作为“另一种西方”的德国,就曾因其“特殊道路”而被视为与英、法相异的另类。本文试图考察资本语境的德国变型,也就必然涉及到物器层面的经济变化所导致的制度、文化层面的连锁反应。资本语境和世界市场的呈现,既是面对东方他者的方式,也是对西方内部一体化的加强性措施。所以,对德国这样一个后发国家而言,资本语境的逐渐形成乃是迫使其应对时势的重要背景,而德国变型则既是结果也是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资本支配-现代性危机-德意志道路”几乎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立体过程。在充分意识到器物层面支配的基础上,我们将目光主要关注到德国知识精英的理念层面,因为他们向来具有普适性的世界胸怀,考察他们在日益严峻的资本语境下是如何选择应对的方式并调试自家安身立命的理念,从歌德“一体二魂”式的二元分裂到黑塞笔下精神之狼的“人狼两性”并存,既表现出德国精英对元思维模式的持续追问,也充分映射出18世纪开始的机器化过程到20世纪现代性压抑的愈演愈烈。相比较1789年的法国理念(自由、平等、博爱),1914年德国理念(责任、秩序、公正)的出现,不仅是民族性的表现,说到底更是资本语境德国变型的产物。两次世界大战的失败,使得德国人彻底丧失了在政治舞台发言的公平权利,但并不代表其理念就真的失效。无论如何,1914年理念既有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对策成分,也不妨视作德国历代精英人物荟萃的“理念宣言”,因为这其中表现出的“德国式自由”的坚守和迷惘,最终恐怕还是要归结到最优秀人物的理念孕育中去。

[关键词] 资本语境 思想史 文学史

[作者简介] 叶隽(1973-),男,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研究领域为文化史与文化哲学。


《史记》“黄老”的概指及老子思想的展开

张  涅

[内容摘要] 《史记》出现了“黄老”之名,且往往与“老子”“道家”异名同实。其有一定的意义指向,但是没有确定的内涵和外延,故而不是概念。用一个新词表达,可谓“概指”。大略包括政治论和人生论两个方面。其中政治论又有“有为”与“无为”之别,“有为”重视刑名法术,“无为”讲顺乎自然,不勉强而为;人生论则有追求精神逍遥和长生不老的不同。这也正是阐释《老子》思想的“老韩”“黄老”“老庄”“老君 ”四个派别的发展方向。“老韩”讲君王御臣之术,在战国后期已经发达。“黄老”主张“无为而治”,在汉初最盛。“老庄”逃避世俗

政治,追求个人精神生命的逍遥,汉末后成为道家思想主潮。“老君”则认为养生至上,提倡服食丹药,炼气导引,成为道教一脉。这些发展不是单线转折进行的,而呈现出多元性和多向性。

[关键词] 黄老 道家 老子 概指 派别

[作者简介] 张涅(1963- ),本名张嵎,男,浙江岱山人,浙江科技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文学和诸子思想。


试析古希腊诗教传统与公民启蒙

罗 峰

[内容摘要] 希腊古风时期和古典时期的诗歌都极为关注教育,荷马史诗与赫西俄德的教诲诗通过塑造诸神、英雄伦理和宗法,为古希腊诗教传统奠定了基础。忒奥格尼斯与提尔泰俄斯的诉歌立足于共同体的内忧外患,教育公民坚守高贵的品质并唤起公民献身共同利益的精神,以应对纷乱的年代。在希腊古典时期,与雅典民主文化紧密相关的悲剧艺术接续了诗教传统。以欧里庇得斯为代表的悲剧家用启蒙的方式参与公民教育:他寄望于用理性教育取代传统伦理教育,造就新式好公民。这种公民教育与传统的德性教育构成了一种张力,提出了民主制下新的伦理和价值诉求。古希腊诗教传统有助于塑造公民道德,但也有其内在限度。

[关键词] 诗教传统 公民教育 悲剧 启蒙 德性

[作者简介] 罗峰(1985-),江西上高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现任华东师范大学英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古典学和莎士比亚戏剧。


布尔特曼的“解神话化”与成玄英的“寄言诠理”:释经技艺之比较

高语含

[内容摘要] 面对世界图景更新导致的传统经释遭受的挑战,布尔特曼的《圣经》诠释与成玄英的《庄子》诠释提出了具有高度一致性的释经原则:通过对文本中某种字面的(神话)―隐含的(真理)二重意义结构的建立,抛弃对字面上含有非理性神话因素之经文的字面解释,从而使经释趋于 “理性化”。二人的差异集中在对字面意义的具体定位上, 这些差异更深层地来自基督教与道家传统中基本信念的差异。

[关键词] 布尔特曼 解神话化 成玄英 新约圣经 诠释学

[作者简介] 高语含(1997—),北京人,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密契哲学、魏晋玄学与初唐重玄学、道禅诗学美学。


经学·大同·诸天游:康有为庄学诠释学发微

李智福

[内容摘要] 庄子哲学是康有为基于今文经学而进行哲学构建的重要传统学术资源,其声称“自赞孔子以来,未有过庄子者”“自孔子外,《庄子》为第一书”等洵非虚说,在包括今文经学、大同公理、诸天游学说等在内的康有为思想系统中,庄子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一,就传世文献而言,《庄子》书中首次出现“春秋经世”“先王”“玄圣素王”“内圣外王”“六经”等今文经学关键术语,在此意义上而言,康有为将庄子视为早期今文经学的经师。其二,庄子的“逍遥”“齐物”“在宥”等哲学潜含着自由、平等、天下为公等大同理念,即此而言,康有为视域中的庄子是孔子大同教之传人。其三,人类在大同世界实现之后将迎来诸天世界,《庄子·逍遥游》所言“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隐藏着诸天无量、大小齐一、视域转换的立场,无量诸天是康有为觉悟人生、观照存在的终极视域,他试图通过骑光乘电这种近现代技术科学实现庄子式的逍遥游,诸天游实则是近代科学视域下的逍遥游。可见,庄学对康有为影响甚深,康有为不仅为新儒家,亦为新道家。

[关键词] 康有为 庄子 今文经学 大同书 诸天游

[作者简介] 李智福(1982-),河北井陉人,哲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哲学与社发展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哲学、道家诠释学、近代新道家研究。


论《周易》图像演变背后的概念、文本、思想交互

陈岘

[内容摘要] 在围绕《周易》的图像创作与诠释中,存在着多重发展脉络。河洛、先天、太极三大概念全部出自《易传》,三者的核心旨趣全部指向《周易》及八卦产生之前的创作原理。基于这种总体思路,在宋代产生了以抽象的黑白点、块为元素,数字、方位为核心内容,以逆推《易》源为旨趣的诸多《周易》图像,兴起了以形象图像阐释抽象《易》理的图书易学。然而河洛、先天、太极诸图产生时间不一,各自有着不同的画定思路,其共同之处则在于都在南宋时经由朱子改画、修订、解释,才最终确定其形象。我们如今所看到的这些《周易》图像,是在概念溯源、文本阐释、图像形成、思想衍变的交互作用下,才最终形成的历史形态。

[关键词] 《周易》 图书易学 河洛 先天 太极

[作者简介] 陈岘(1988—),男,山东淄博人,哲学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院长助理。主要研究方向为易学、古代经学、中国哲学。


儒佛之辨与自得之学

——对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核心问题之探讨

苏晓冰

[内容摘要] 龙场悟道的诠释类型多样,这并非偶然现象,究其原因,这是对王阳明龙场时期核心问题的表述之困难造成的。在以思辨、理论或认知为核心的理论形态中,龙场悟道有其难以被完全转译之处。在当前的研究中,尽管对“悟道”中的哲学理论质素之强调程度各不相同,但将“悟道”归结为纯粹的理论探索的设想则为学者们普遍拒绝。这种“拒绝”其实是对某些特殊思想品质的坚持,也是“龙场悟道”研究的肯綮之所在。王阳明从“自得之学”契入儒学之真血脉,而其所批判的对象,则是流于文字之上、口耳之间的“世儒之学”。龙场悟道的研究,正应在“自得之学”与“世儒之学”的对比之下展开。若将其错误地代入儒佛之辨,那么悟道中真正的张力便无从彰显,而龙场悟道作为阳明立学之开端,与随之而来的“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命题的内在相关也一并难以呈现。

[关键词] 王阳明 龙场悟道 儒佛之辨 自得之学

[作者简介] 苏晓冰(1987—),河北石家庄人,哲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阳明学、比较哲学。


论刘宗周对王阳明良知说的批判与融摄

刘龙

[内容摘要] 对于王阳明的良知之论,刘蕺山进行了激烈批判。在刘蕺山看来,由于阳明之致良知重在对于“知善知恶”层面良知的推致,而缺乏了对第一义的本体之知的涵养工夫,因此就不能阻断恶念的生发机制,而会陷入“落后一着”的尴尬境地。通过“知藏于意”的理论设定,刘蕺山对阳明的良知之论进行了改造、补救和融摄。刘蕺山对阳明良知之论的批判确实触及到了阳明良知之论的核心困境,同样刘蕺山对阳明良知之论的改造与融摄在理论上也不失为解决阳明良知之学“落后一着”困境的一种颇有价值的尝试。

[关键词] 刘蕺山 王阳明 良知 反身之知 对象之知 批判

[作者简介] 刘龙(1988-),男,汉族,山东新泰人,哲学博士,重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


朱子“玉山讲义”的哲学建构

徐福来、张新国

【内容摘要】以“爱之理,心之德”训仁,是朱子仁学的核心内容,也是理解朱子新儒学思想的重要线索。朱子早年比较注重从“理”即“天理”来阐释仁,这与伊川先生注重从性理把握“仁”密切相关。朱子中年的仁学视域更为广阔,注重从理与气相结合的维度尤其是以“天地之心”来阐发“仁”,广义的“心之德”也有天心、天之德的意义。朱子晚年的仁说思想呈现出更为系统性的哲学建构。《答陈器之(问<玉山讲义>)》是朱子《玉山讲义》的改本,其以“太极体性论”“四端感应论”与“天地之化论”系统展现了其思想规模。以仁论思想视之,显示了朱子融人德与天德为一体的、融宇宙论、本体论、工夫论与境界论为一体的、融本体、主体与实体为一体的仁体论思想。

[关键词] 玉山讲义 仁论 太极 四端 感应

[作者简介] 徐福来(1974- ),江西玉山人,哲学博士,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中国哲学史。张新国(1985- ),河北邯郸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南昌大学哲学系暨江右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南昌大学谷霁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江西泰豪朱子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中国哲学史。


皇帝究竟怎么说?儒家政治义务论的公开剧本

李树山著 李欢友、李树山译

[内容摘要] 官方儒学要求民众在政治上绝对服从,是一个广为流传的理解。尽管有些学者业已对此观念提出异议,但他们尚未清楚地解释官方儒学的政治义务理论。通过研究《圣谕广训》这一清代文献,我指出官方儒学的政治义务论是一种父母恩谢论。亦即,爱民如子的仁政是民众履行政治义务的前提。正如史实所示,这一理论曾指导了清廷与平民之间的论述攻防。例如,当朝廷的政策使得民众的生计艰难时,后者往往诉诸关于父母恩谢论此一公开剧本,来为自己政治上的不服从作辩护。故而,在理论和实践上,官方儒学的政治义务论都不是绝对的服从,而是一种有条件的父母恩谢论。

[关键词] 《圣谕广训》 官方儒学 父母恩谢论 政治义务 公开剧本

[作者简介] 李树山(1975- ),男,台湾人,哲学博士,美国汉普敦大学(Hampton University)社会科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政治哲学;李欢友(1995- ),男,安徽太和人,德国慕尼黑大学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


演真与诉真:福柯对真之展现的解读

何祺韡

[内容摘要] 福柯对于主体-真理关系的思考构成了其晚期思考的核心内容。他试图突破由笛卡尔和康德哲学构建的认知真理模式的局限,从古代哲学和宗教思想中找到理解主体和真理之间关系的突破口。基督教早期思想语境中的演真和诉真实践打破了主体-真理的二维格局,引入了自身的真相这一第三要素,证明了主体接触真理的方式不局限于认知一途。演真的非言说特性也打破了真之展现和言说之间的固有连接。

[关键词] 演真 诉真 真之展现 主体哲学

[作者简介] 何祺韡(1990—),男,上海人,法国里昂高师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后,主要研究领域为外国哲学,福柯思想。


世间已无李泽厚——怀念李泽厚先生

杨国荣

[内容摘要]李泽厚先生对未来充满乐观的信念,与他接触中,他曾一再提到,中国的学术未来可期,对年轻一辈,则每每寄予厚望。每论及此,我总是说,历史地看,重要的哲学家总是可遇而不可求,尽管当代及后世在学术条件、物质境遇上远超过去,但却未必一定会出现如他这样有创见的哲学家。这当然不是奉承之语,而是我的真实想法。世间已无李泽厚。与其说这表达了一时的感伤,不如说其中寄寓着无尽的思绪。

[作者简介] 杨国荣(1957— ),男,浙江诸暨人,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道德哲学、形而上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