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十四五”重大项目开题论证会顺利举行
2023年3月18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十四五”重大项目开题论证会在中北校区新逸夫楼431会议室顺利举行。开题论证会专家组由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苏智良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林宏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王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郦全民教授、付长珍教授、陈赟教授共六位专家组成。项目负责人杨国荣教授、应奇教授、郑开教授、瞿骏教授以及项目组主要成员参会。
在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国荣教授简要回顾了思想所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认为基地发展需要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并重视吸引校外力量的参与。从研究方式来看,基地探索了“分”与“合”相统一的运行模式,“十四五”期间基地将围绕“历史变局与中国思想”这一主攻方向开展研究和活动,同时又设立不同的项目,在具体的层面作出考察和阐释。杨所长表示,共同参与、学校支持都是基地运作的重要条件。华东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费斌副院长也作了发言,表达了对思想所“十四五”研究成果的期待。
开题论证会第一项议程是项目汇报,由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陈赟教授主持。
杨国荣教授主持的“以人观之:历史变局中人的存在”项目由课题组成员洪澄老师进行汇报。该项目主要围绕“何为人”“如何理解人”等中国哲学经典问题展开,并在一定程度上借鉴西方研究方法。这些问题在基地“十四五”主攻方向中具有主轴性意义,有助于深化对历史变迁过程的真切理解,也有助于更具体地理解人的本质和内在特点。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应奇教授对其主持的“历史变局与二十世纪中西实践理性”项目进行了汇报。该项目选取了在中西哲学中既具有深厚传统又不乏当代呈现的实践理性观念之衍化这一角度,对二十世纪的哲学遗产尤其是对二十世纪中西哲学变局进行全面的反思和总结。应教授认为,由于该项目把古今中西之争自觉地纳入考察视域,所以接下来的研究工作也构成了对于近代哲学革命的重访以及从中再出发的契机。
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开教授汇报了自己主持的项目 “历史变局与思想世界重塑中的与‘中国哲学’研究”。郑教授认为,探究现代化浪潮下的中国思想史上的新形态——“中国哲学”学科与研究传统的起源、发展与未来的可能性,是本课题的重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现有国际秩序的崩坏正在进一步加剧,高科技带来的伦理、价值上的困境愈演愈烈,重塑中的“中国哲学”研究可以为推进人类文明新形态、重新理解“人”之存在,提供崭新远景和思想空间。接下来,项目组计划收集更多史料,在历史的虚实之间找到平衡点。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瞿骏教授汇报了其主持的“历史变局下江南地区帝国主义认知的形成史研究(1895—1937)”项目,他指出该项目研究旨在厘清从清末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传入中国、在江南散布的关于帝国主义的各种知识、思想资源的基本面貌和外来途径;并揭示这些资源从上海都市到江南各个城市再到江南各地方的传播全链条。在此基础上,呈现、分析、讨论这一历史过程中精英读书人、普通读书人与一般民众对帝国主义知识资源、思想资源的接触、吸收与改写,进而讨论帝国主义认知与贯穿这一时期的各场革命的互动,尤其是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的互动,以揭示中国式的、江南性的帝国主义认知形成的渊源和特点。这一课题的研究对于有智慧地处理本国与他国、自文明与他文明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会议的第二项议程为专家研讨环节,由林宏星教授主持。苏智良教授、林宏星教授、王东教授、郦全民教授、付长珍教授、陈赟教授等专家学者,围绕着上一环节的项目基本情况介绍,对各项目研究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苏智良教授认为,项目的外延内涵非常重要,研究课题需要关注人、时间、空间、事件等因素。王东教授提到了在目前困局下这四个课题都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性意义。郦全民教授认为课题中可以增加对于未来、进化等形而上学话题的讨论。付长珍教授提出了一些对于课题的具体疑问,如当今研究怎么超越古今之争的问题。陈赟教授认为,21世纪秩序的变迁过程,未来的历史变局在哪里又该如何回应,这些都是课题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林宏星教授总结道,怎么评价中国崛起的因素在历史大变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当今研究中应该讨论的议题,也契合了本场论证会四个课题的主旨。
四位项目负责人对专家组的建议和问题做出了回应。杨国荣教授认为,哲学研究应该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哲学本性是超学科的,但同时又有学科化的特点,研究需要关注这一双重品格。
此外,各课题组主要成员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沈洁、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军、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惠春寿、北京大学哲学系吕欣、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郝颖婷等多位老师,也纷纷对专家组的提问进行了回应。
在本次会议上,杨国荣所长为郑开教授颁发了基地研究员聘书。
转载自“思想与文化”公众号
图/文:桑怡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