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感官研究是近年来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一个新角度,本期旨在介绍这一研究在中国的发生状况以及具体的研究理路。
五感是彼此联结、难以区隔的整体。除却嗅觉,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同样作为主体感知外界的介质,共同造就丰沛绵密的感官体验。神农尝百草,百味皆在唇舌间得到意义和疗效的确证;怆然泪下伴随的是鼻酸,号啕大哭后眼睛的干涩,身体和感官的反馈迅疾又准确。五味杂陈代表的是百感交集,情感的胶质黏着在每一次身体力行的触摸、呼吸吐纳间流转的外物与我的牵连之中,五感的运作使得主体能够在具身化的体验中遍尝滋味。
黄雪蕾的《中国气味:嗅觉的近代史》因循嗅觉体验在中国现代性演变中的踪迹,于丰厚庞杂又具体而微的历史事件与文学文本中钩沉,在甜蜜宁馨的芬芳和使人掩鼻的臭味交织中连缀出绵延悠长的中国气味史。嗅觉看似难以捕捉把握但实际上忠贞不渝,从普鲁斯特描绘玛德琳小蛋糕拥有触动久远回忆的味道,到马尔克斯反复渲染爱情受阻的苦杏仁气味,嗅觉能够在往事形销之后依旧支撑回忆的巨厦,重建过去的历史。
《中国气味》是嗅觉的专门史,而黄雪蕾、吴盛青合编的《感知中国:感官文化的现代转型》收录了12篇关于五感的文章,通过记载各类感官在先秦经典、明清文学、晚清民国历史转折期、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以及当代媒体技术中的特质与经验,展开历时性的探寻和讨论。从气味史到五感场,《中国气味》和《感知中国》注重身体的切实体验,为反抗视觉中心主义和语言的霸权以及促动感官研究在中国的实践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范本。本期选取了黄雪蕾的《南京路的声景》以及李洁的《露天电影的热噪音》来探究气味和声音的感官历史。
黄雪蕾借用鲍曼的陌生人理论,将嗅觉视作位于自我和他者之间的“陌生人”,旨在阐明气味的含混模糊,突破二元对立的通常思路,展示五感涉足范畴的广阔和包容宽厚、灵活多样。对感官的重视和强调堪称是一场逆向的哥白尼革命。注意力的焦点深入至人的身体和五感,探寻非理性、始终变化、没有明确旨归的情感波动与细密的心灵体验。
电影放映队在农村之间游走搭建露天银幕播放影片的宣传活动实质上重心早就偏离,观影时身体的彼此聚集,多重的声音汇总形成的热噪音才是真正的声景。现实中鲜活可感的情绪和社会主义的宣传愿景形成了张力,切身的感触才是严密填补生活缝隙的材料。
《中国气味》和《感知中国》促动了感官研究在中国史领域的探索。中国学者康凌《有声的左翼》一书以感官为切入视点,分析细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左翼诗歌,注重其音律、语言的听觉效果和政治、革命的情感动员之间的关联。瑞典学者艾喜的《感知华语语系》则通过分析香港、上海、台北三座城市文本书写中的感官经验,关注中国的城市空间和历史记忆问题。本期选取康凌的《“诗的Montage”——论左翼朗诵诗的音响与意义》、《“大众化”的“节奏”: 左翼新诗歌谣化运动中的身体动员与感官政治》和《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思考“声音”》来介绍声音景观和左翼诗歌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