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对中国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艾儒略(Giulio Aleni, 1582-1649),字思及,意大利人。1609年,艾儒略赴华传教,第二年抵达澳门,在澳门滞留三年后,于1613年进入中国内地。艾儒略在华三十余年,其活动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613年-1624年,主要在北京、扬州、杭州等地传教,撰写的著作大多与西方的地理、教育相关;1625年-1637年,进入福建地区,广交当地的政治人物和儒士,使天主教在福建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兴盛,并获得“西来孔子”之美誉。这段时期艾儒略笔耕不辍,出版了十五部著作,其中就涉及对儒家文化的理解;1637年-1649年,受“福建教案”影响,传教活动有所停滞,著述也相应减少。艾儒略与中士的对话围绕宇宙论与人性论两个方面展开,按他自己的话来说,即“一为性学,一为超性之学”。艾儒略对“超性之学”与“性学”的论述集中在《万物真原》与《性学觕述》,与朱子学有很大的关联,前者主要涉及的是宇宙生成论,对理、气、太极等范畴进行了探讨;后者主要涉及的是人性论,对灵魂、性、理等概念进行了辨析。
艾儒略在华传教三十余年,深入研究和理解儒家文化,尤其是对朱子学有深刻的见解,并形成了大量的相关著述。在福建传教的一段时期,艾儒略被当地人尊称为“西来孔子”,赢得这样的美誉既和他掌握丰富的儒家知识有关,也是由于他自身的道德实践使然。艾儒略延续了利玛窦的传教策略,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策略,从文化适应走向了文化本地化,他身穿儒服,举止端庄,学习儒家礼仪,参与书院活动。相较于上期介绍的龙华民,艾儒略对儒学和朱子学的阐释更为全面。本期择取了林金水、连凡、魏琛琳、车向前、王欣茹几位学者的论文,就艾儒略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做进一步探讨。
《艾儒略与叶向高三山论学及其时地考》发表于《宗教学研究》2015年第1期。林金水教授考证了艾儒略在福州与相国叶向高三山论学的时间和地点。林教授指出,此次论学是明末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次重要的耶儒对话。关于三山论学的时间和地点,叶向高于1627年两次抵三山。第一次在初夏,这是他人生最后一 次在榕交游活动,瞻仰闽王王审知墓,在曹学佺的石仓园避暑度假,会见昔日的好友,并在自己故居芙蓉园接待艾儒略,以生死大事为主题向艾儒略请教,即著名的三山论学。其时间在1627年6月17日至6月29日期间,地点在福州朱紫坊。第二次在盛夏8月,叶向高病危之时赴榕求医,最后无治 而返,结束他命运多舛的一生。
《〈性学觕述〉与中西人性论思想之会通——艾儒略论“魂性诸称异同”》发表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2期。连凡教授提出,艾儒略在《性学觕述》中致力于天主教与中国传统儒释道三教人性论思想的会通,采取的策略是依据四因说及其形式因与质料因、灵魂与肉体二元结合的内部构成说,将儒学中天所赋予的性与天主教中天主所赋予的魂会通起来,进而以天主赋性、灵魂救赎论批判了儒家思想中的性气、灵肉一元论,万物一体的目的论,以及乾坤父母说的生成论等方面。艾儒略通过阐释会通不同宗教、学说中核心范畴、概念的方式,将儒释道三教的人性论纳入到天主教灵魂肉体说的思想框架中。这虽然不能消除中西思想在人性论上的根本分歧,但却揭示了其思想结构上的共通性。
《从“对话”到“对话主义”:〈艾儒略、《口铎日抄》及晚明福建的耶儒对话主义评介〉》发表于《国际汉学》2021年第期。魏琛琳教授对香港大学宋刚教授的英文新著《艾儒略、〈口铎日抄〉及晚明福建的耶儒对话主义》(Giulio Aleni, Kouduo richao, and Christian - Confucian Dialogism in Late Ming Fujian)做出评介。魏教授认为,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是一次历史性的交汇,展示出较以往更为复杂的互动、冲突与融合,尤其是不同知识体系、世界观、意识形态的竞争和较量,对双方的社会、文化、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由于时空跨度广阔、文献资料浩繁,本领域研究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宋刚教授的著作材料丰富翔实,析论周密严谨,着重探讨了“对话主义”的概念, 兼顾理论的整合与创新,不但是继许理和(Erik Zürcher,1928—2008)之后对《口铎日抄》进行深入探讨的又一力作,而且对本领域的相关研究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神圣与淑世:明末耶儒“爱”之互释与会通——以艾儒略与杨廷筠的阐释为例》发表于《基督教学术》第23辑。车向前教授指出,伦理道德的冲突与融合是明末耶儒对话的重要议题。文章详细探讨艾儒略和明末士人杨廷筠对耶儒与“爱”相关的命题进行的相互理解、
阐释和积极调和。艾儒略基于天学本位,将儒家“仁爱”的内涵与天学“爱人如己”之解释 项进行对接,最终将其嵌于“博爱”的内涵之中;而杨廷筠则基于伦理本位,在强调“爱人如己”之“仁”所拥有的道德伦理功能的同时,从“名”“实”之关系出发对“神爱”与“仁爱”进行了融合。二者的阐释之于整个明末耶儒会遇的意义就在于发现了耶儒伦理在文化层面上的本质关联,关照了共享的道德完善主义之超越精神,认识到了伦理实践性和神圣性的互补之处。这种互惠式的跨文化阐释模式能为中西会遇中的伦理对话提供一定参考。
《从艾儒略的救赎论思想看天主教中国化的伦理实践路径》发表于《世界宗教文化》2022年第一期。王欣茹博士指出,我国各宗教在融入中华文化的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注重伦理道德的传统。继承和 发扬这一优良传统,并对教义思想作出符合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阐释,以伦理为切入点引导信教群众的信仰实践,对于在新时代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明末意大利籍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Giulio Aleni)的救赎论思想为研究对象,探讨天主教在华传播早期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适应与融合,以期从历史中挖掘对进一步 推进天主教以及其他宗教中国化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