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26日下午,在华东师大哲学系会议室2102,来自美国中阿肯色大学的哲学教授,美国福布莱特学者杰西·巴特勒(Jesse Butler)为我校哲学系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Ecological Self-understanding ---- Identifying and Integrating an Epistemic Virtue Across Culture”的“思与文”讲座。讲座由我校教师郁锋博士主持。哲学系学愚教授、蔡林波副教授、朱晶副教授、宋锡同副教授、王韬洋副教授、张容南副教授以及二十多名学生共同参与。
杰西·巴特勒教授立足于东西方哲学交融这一广阔的视野,试图从这两种古老的智慧之中重新发见人同自然的关系,并从“认知德性(Epistemic Virtue)”的角度构建起人的“生态自我认知(Ecological Self-understanding)”。
在一般意义的理解中,东西方哲学具有对世界完全不同的理解与把握。西方哲学(柏拉图、笛卡尔)总是将自我理解为个体、理性与灵魂;相反,东方哲学(儒家、佛教)则倾向于将自我理解为一种处于群体关系之中的存在。但是,杰西·巴特勒教授研究的起点却是东西方哲学的贯通之处。他将佛教与休谟、儒家与亚里士多德作了饶有兴味的比较研究。前者都解构了既定的自我概念而强调到不断流变的经验之流(changing impermanent flux of experience),而后者都注重自我作为社会存在的自我德性教化(social existence and cultivation of a virtuous self)。
由此,通过佛教同休谟对自我的流变认知以及儒家与亚里士多德对自我的社会理解,杰西·巴特勒教授深刻地批判了笛卡尔二元论中那个超验的、抽象的、孤立的自我概念或自我想象,并将自我重置与现实世界以及社会关系之中,从而在认识论上重视自我为涉身的主体(embodied agent)。基于此,杰西·巴特勒教授进一步探讨了儒家哲学与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另一共通的“德性中道理论(Moderation Theory of Virtue)”,并将其推及“生态自我认知”之中。在儒家与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只有英勇(courage)乃是适度的、合乎中道的德性(Virtue),懦弱乃是不足(Vice of deficiency),而鲁莽则是过度(Vice of Excess)。同样,在人同自然的关系中,“生态自我认知”才是一种德性。对自我能动性的忽视或否定(Self- Ignorance and/or Denial)则是一种不足,而自我中心式的偏见(Egocentric Self-Focused Bias)则是一种过度。前者有如部分印度宗教之观念,后者则有如笛卡尔式的超验的自我观。
因此,在杰西·巴特勒教授那里,“生态自我认知”恰是一种具有德性的自我认知,而非单纯理性的认识论问题。在此种“生态”的眼光之下,人同自然、同环境乃至同自我的关系得以重构,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所以,在讲座的末尾,杰西·巴特勒教授诉诸中国传统智慧中的“天人合一(Unity of Heaven and Humanity)”来论述此一境界。这也激发了在座师生的热烈讨论。
与会师生从理论、概念、语言、认知乃至实践等多个维度来探讨“生态自我认知”的内涵与影响,并从伦理学、心智哲学、佛学等不同的思想背景给出对此问题的多样化的追问与回应。最终,讲座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圆满结束。
(戴谆霖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