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文-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本期导读

发布日期: 2023-10-25   作者:   浏览次数: 11

关于中国哲学的身份问题


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说道:“一种常识道德,这种常识道德我们在哪里都找得到,在哪一个民族里都找得到,可能还要好些,这是毫无出色之点的东西。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中国有没有哲学?这是争论了百余年的老话题。哲学一词经日本转介而来。当时中国学者对于“哲学”一词是否应被使用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中国已有“理学”之名,无需更张新说;另一派则倾向全面引进西方知识,包括哲学。1919年,胡适著《中国哲学史大纲》。1934年,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经过胡适、冯友兰这些前辈们的努力,中国哲学的合法性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确定。2001年,德里达访华,提出“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该观点又引起了一番争论。

 “哲学”究竟是人类共有的“智慧之思”,还是西方独有的“逻辑之辩”?我们首先得承认,“哲学”一词引进于西方,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哲学的建构有启发意义。然而,中国哲学在建构的过程中,始终面临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在不失中国哲学本色的前提下,要如何参与世界哲学话题的讨论?这一问题又驱使我们不得不去思考中国哲学是什么?哲学本身是什么?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又有哪些同异?如果说哲学一词的原义是爱智慧,那么哲学就不专属于语言、逻辑,而是一个文明的发展之源。时代的变迁可能会让人遗忘自身文明的特质,因而不断重提这样一些话题,对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赵汀阳发表《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这篇文章从哲学本身出发分析了中国哲学的身份地位。多位学者与之商榷,将“中国有没有哲学”这一话题推向了新的高潮。

《关于中西哲学与文化的对话》发表于《文史哲》2002年第2期。该文采用了问答的形式。王元化先生与德里达(Jacques Derrida)于2001911日,就中西文化异同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对话。德里达在交流中提到:“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随后又解释道:“哲学与思想没有高低之分。”德里达根据“逻各斯中心主义”来区分哲学与思想。王化元先生认为,起源于希腊的西方哲学和中国从先秦发端的哲学,从基本方面来说,只是在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上不同,而在研讨的实质问题上,并没有太大的殊异,虽然两者往往会作出不同方面的探索,甚至是相反的结论。

《中国哲学面临的挑战和身份重建》发表于《深圳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景海峰教授分析了中国哲学近百年来的发展状况,指出“中国哲学”的身份性经历了选择和调整、加厚和清晰化的过程。景教授认为,“中国哲学”的弱势与有限性是在与西方“普遍主义”理念的映照和互动之中,逐渐被塑造而形成的。在中西关系出现了重大调整和新的格局的情况下,我们应当深入反思中国文化所可能拥有的价值和意义,以重新确立其身份。

《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发表于《哲学研究》2020年第7期。赵汀阳教授从哲学本身无立场的角度认定哲学的唯一主权是理性思维,进而提出以思想为思想是哲学,哲学是形而上的反思。赵教授进一步提出,哲学作为一种本源性的思维以语言来展示其自身,有两个满足自明性、普遍性的本源问题:一个是否定词“不”;一个是“共在”。根据哲学本身的本源性问题与文本解释学问题的关系,赵教授认为,中国的长项为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而非人生问题。西方的科学与逻辑占有了学术思想的本体地位,而中国传统的突出表现为文化整体的解释学化或经学化。文章最后,赵教授指出,哲学只有“当代”一个时态,所有本源问题都指向“作”而现身于生活的所有创作之中。

《经学何以入哲学?——兼与赵汀阳先生商榷》发表于《哲学研究》2020年第11期。吴飞教授指出,赵汀阳教授在《疑案》中对中国哲学的基本态度为:具有一定的本源性和理性,但被经学传统和心学传统毁掉了。针对赵教授提出的“中国传统的突出表现为文化整体的解释学化或经学化”,吴飞教授探讨了经学何以入哲学。吴教授认为,哲学关注的本源问题不应该只是语言逻辑上的本源问题,而应该是生活经验中的本源问题。哲学创造力,并不是一种脱离了生活语境的文字游戏,其最根本的来源始终是生活经验。而六经当中囊括了三代之治最鲜活的生活经验,因而也蕴含着伟大的哲学创造力。

《作为“学问”和“思想”的西方哲学研究——从〈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一文谈起》发表于《哲学研究》2020年第11期。针对赵汀阳教授在《疑案》中对当前汉语西方哲学研究提出的较多“复述”、较少“意义续篇”书写的批评。王齐教授提出,考虑到西方哲学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批量引入中国且研究时间较短、与本源文化差异较大等现实因素,尤其考虑到赵汀阳提出的“当代性”概念,在当代中国哲学知识体系建设当中,作为“学问”的西方哲学建设是书写“意义续篇”的前提,更是中西哲学在未来共同创制一种“新概念的哲学”的保证。

“做中国哲学” 中的经典与文明——读赵汀阳先生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发表于《哲学研究》2022年第3期。陈壁生教授认为,对赵汀阳长文的理解,要回到赵汀阳的“哲学”逻辑中,从经典的地位、文明的视野,来讨论赵汀阳对中国哲学的理解。本源意味着普遍,作为最早的典籍以及对这些最早典籍的阐释, 经学及其传统提供了对本源问题 最丰富的探索。 这些思想观念为当代人以汉语 “做哲学”提供了最为深刻的思想要素。今天的哲学创造,仍然要面对现代问题,返回经典,温故知新,才可能有真正的哲学理论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