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公共精神培育:新文科的天然使命
作者:朱承,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
本文原载《探索与争鸣》,2022年第3期。
新文科是时下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热点。一般认为,新文科是对现行高等教育文科专业进行改革和创新所形成的学科形态,是传统文科适应时代发展的升级版。新文科以现有文科专业之间的融合、文科与理工科交融为路径,以提供跨学科的教育内容为抓手,以适应智能社会发展的知识创新、价值引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项能力为目标。围绕新文科的定义、范围、路径、范式、目标等之讨论,正方兴未艾,呈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虽然人们对于新文科有着不同的认识,但是传统文科所担负的塑造和引领社会价值的传统功能,在新文科里不但不会削弱,反而更应该得到新形式的加强。在社会价值领域,公共精神是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时下青年人中流行的“佛系”“躺平”“吃瓜”“无脑围观”等亚文化,不仅意味着对个人提升发展的放松,同时也意味着对严肃公共精神的某种放弃或者滥用。针对这一现实存在的社会思潮,新兴的新文科建设有必要予以高度重视,要将培育具有充沛公共精神的人才作为天然使命。
新文科是在当前时代应运而生的,一个时代公共生活的良好有序,需要人们发扬符合时代气质的公共精神,新文科在培育公共精神、创建良好公共生活应发挥积极作用。公共精神是人们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关怀、品格与气象。人应该关心和参与公共事务,承担公共责任,尊重公共规范,依赖公共理性,维护公共秩序,推动公共福祉,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关怀、品格与气象就是公共精神,而在青年学生中培育这种公共精神,正是新文科适应时代发展的任务之一。
人的公共精神最集中的展现在公共领域。公共领域意味着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物理空间或精神场域,人们在公共空间中展开活动,或者参与到公共的议题表达意见、付诸行动。政治哲学家对公共领域多有关注,如阿伦特、哈贝马斯、查尔斯·泰勒等都强调将围绕政治事务的讨论作为公共领域的题中之义。实际上,除了政治事务之外,其他诸如民众之间社会性交往、人群的公共流动、共同生产、聚集在一起参与教育或艺术活动、通过媒介所进行的公共讨论等,也可以称之为公共领域中的事务。随着城市化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现代交往交流方式的深度依赖,日常公共空间呈现了扩大化的趋势。个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公共空间中,人们在实在的学校、工厂、景点、影院、会场、商场、体育馆、公共交通工具等传统公共空间里活动,更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购物、聚会、问诊、讨论、游戏,与商家、网友、同事、同行、玩伴等进行着广泛的公共交流,甚至可以说,离开这些实在或虚拟的公共空间,个体就很难再得到优质的生活资源与发展通道。在当代社会,特别是青年人的公共领域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在不断得到拓展,具体表现在公共空间和公共议题的扩大化上。就公共空间而言,实体空间向虚拟空间扩展,人们无须到朝堂、庙堂、广场、纸媒、广播电视等平台就可以进行公共参与,微博、微信、短视频等自媒体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人们参与公共领域的空间或载体模式。就公共议题而言,革命、解放等政治议题逐渐向事关人类安全和发展的生活议题转化,如全球性议题中的生态环境、人工智能、国际贸易、恐怖主义、太空探索等,民族国家性议题中的统一、脱贫、复兴等,社会生活议题中的暴力、安全、教育、生育、体育、文艺、网红等,都能吸引眼球并引发海量级参与。另外,对于类似于碳中和与碳达峰、区块链、基因治疗、脑机连接、算法劳动、数据标注等需要一定专业知识背景的话题,也吸引着大量的关注。公共议题的纷繁复杂和爆发性增长,映射了当代公共生活领域的巨大变化。很多话题已经超出了传统文科教育的内容,就此而言,新文科有必要拓展学生对公共领域的认知,将新的公共问题呈现给学生,激发他们思考和解决人类生活新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公共领域无限放大的同时,参与公共事务的形式也在呈现着根本性的嬗变。在乡土中国里,普通人可能通过祭祀、节庆、婚丧嫁娶等契机参与到公共生活中来;在革命时代,人们往往参加组织、走上街头、聚集广场、走进会场去演讲或行动;随着纸媒、广播电视的发展,人们会通过在书籍、报纸、广播电视上发言来对公众施加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使人们能通过成为民意代表来参加公共政治事务。而这一切都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特别引人注意的就是人们通过网络自媒体来介入公共事务,通过社交媒体表达看法从而参与公共生活。随着自媒体、网络社交平台、在线会议的强势来袭,人们可以便捷的发表见解,评议、想象、猜测其他人的生活,思考、分析、建议公共政策,进而形成舆论而影响某一事件的进程和走向。网络缩小了公共交往的距离,正如海德格尔在思考电视机给人类生活带来的空间变化时所说:“人类把最大的距离抛在后面,从而以最小的距离把一切带到自己面前。”自媒体把每个人都推到了公共交流的最前沿,使得人们更加自如、方便地参加到公共领域,这是技术变革带来的历史性进步。然而,公共参与的扩大化与公共空间的有序化并不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一方面,公共参与的门槛越来越低、越来越随机、越来越便捷;而另一方面,公共空间却因为海量的随机参与而呈现纷乱、无效的倾向,参与者有时甚至成为勒庞所批评的“乌合之众”。如所周知,自媒体呈现原子化分布的态势,人们永远无法预测下一个舆情引爆点来自哪个角落,也无法预测网络的喧嚣可以将公共事件引向何处,猜测、反转成了舆论常态。自媒体不可预测的无序态势,也决定了很难形成普遍的共识,公共生活甚至因为无序的公共参与而分裂,公共事务因而散成碎片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从初衷上来看,网络公共领域的存在是为了促进共识的形成,以此促成公共问题的解决,然而,由于当前社交媒体的无序化,信息的片断和片面化,其结果往往是分裂共识。
人们参与公共生活,不是随心所欲的去参加,而是需要秉持一定的公共精神,并以此促成公共生活向善向好。公共精神本质上是一种秩序精神,需要人们进行自我约束而促成共识的达成,进而建立稳定的秩序。然而正如朱利安所言,“不要以为,技术和传媒进步了,观念、话语和生活方式在地球上的天南地北皆无一例外地走向了统一。”自媒体的便利化并没有改善公共生活秩序,现阶段在一定意义上反而是造成了更大更广的分裂。人们依据自己所掌握的碎片化信息,甚至是无从考证的“事实”,并基于个人情绪和偏见的立场,有时还受到利益集团刻意“带节奏”,往往使得公共领域里迷雾丛生。这就令人不得不要去反思如下问题:自媒体形式的公共参与需不需要特定的伦理、规则?传统的公共参与受着权威的制约和引导,而现代人表达能力的提升却导致意见呈原子化的分布,该如何形成公共认同和公共意见?个体在公共事务中展现存在感的时候,如何更好有效地推进公共问题的解决和增进公共福祉?传统文科对群己之辩以及自由与规范、个性发展与大同团结之间的张力等有着较多关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新文科应该对上述问题进行新的认识。高等学校作为青年人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有必要在文科教育中引导学生思考上述问题,并由此塑造健全的公共精神并以之引领社会。
公共生活需要人们关心公共利益、弘扬公共理性、尊重公共规则、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秩序的公共精神。很多人,在私人生活中严于律己、品德优良,但在参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却表现的狭隘、暴躁、偏执、自负。宽泛来看,这正是缺乏良好公共精神的表现。就现代社交媒体的公共参与而言,人们既能对火星探测、星际旅行发表感想,也能对明星代孕、教师补课评头论足;既能为国家大政、世界和平出谋划策,也能对小区物业、单位同事说三道四,而且还能借助网络技术而迅速广泛地传递出去。这些无疑都是现代科技对公共生活的贡献。然而,公众在公共领域中展现的公共品德与精神,却未必完全受着技术手段的影响,而往往取决于人们的情怀、理性与知识,就公共精神的培育而言,新文科应将青年人的情怀、理性与知识作为关注之点。
新文科有必要鼓励学生对公共事务保持持久的关怀与参与。在共同存在、社会合作、群体交往中发展自身,这是人存在于世界的基本状态。在世界上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与他人的分工、协作、交换的社会关系。人的社会性联合,使得人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从自己的个人独处、亲密空间里走出来参与到公共空间,是人在世生活的基本趋势。就此而言,参与公共事务既是人的社会责任,更是人的本质之体现。人不能仅仅沉浸在小我的世界里,而还要对公共生活负有一定的责任,参与到良好的公共生活之建设中来。人应该意识到自己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共在中的一分子,公共生活的良善与否、公共福祉的实现与否将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活好坏,社会的大同团结与自己的个性发展息息相关,由此去密切的关注和参与公共生活,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从而在公共领域贡献自己的识见与能力,这就是人所具有的公共情怀。在这一点上,中国传统人文教育中的“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情怀还需要在新文科中继续弘扬。具备公共情怀是塑造良好公共精神的首要前提,当然,过一种理想的公共生活,仅有热切关注与积极参与的情怀是不够的,参与公共生活还需要独特的公共理性精神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素养、能力品质。
新文科有必要促成学生公共理性的养成。公共理性往往是指在公共生活中公开运用人类理性,并由此建设一种公共生活中普遍适用的规则,即在分享普遍知识以及共有信息前提的基础上,遵守共同规则进行公开论辩,按照事实与逻辑来讨论公共事务,通过表达意见形成共识来促成行动。一般来说,个体理性表现在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等层面,是一种基于合理的理由而行动的能力。而公共理性则更多的表现在人们相互交流、相互理解中所形成的对规则和共识的尊重,并把公共判断转化成自己的意志选择。比如说法律,就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达成的刚性共识,人们把这种共识转化成自己的意志并付诸于公共生活的过程中,就是公共理性精神的表现。在公共生活中,人们应该通过对话、交流达成共识,并按照共识安排自己的言行,以促成公共事务的完成和公共福祉的实现。基于此,尊重公共理性,就意味着对人与人交流沟通的重视,意味着对共识的期待,也意味着对规则的遵守,还意味着讲在规则范围内所形成的共识的内化与付诸行动。具体到网络公共生活中,尊重公共精神,就是不能将情绪的发泄当作参与公共事务的手段。在当前网络公共生活中,很多人不辨黑白,不辨是非,肆意发泄情绪,成为所谓“网络喷子”。常常有人讲“围观就是力量”,但在公共参与中,“围观”有两种意味,一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一是真诚的关切、关注,希望事态向好并为此做准备。“看热闹”的心态往往导致了事情的复杂化,破坏共识,漠视规则,在一定意义上,这就是公共理性精神的缺失。在青年人的网络公共生活中,这是特别要警惕的倾向,也是学校文科教育对学生需要加以引导的地方。
新文科有必要要始终关注学生知识的丰富与能力的提升。公共事务涉及面广泛,每个领域往往都需要专门的知识与能力。在涉及民生政策、公共交通、自然灾害、公共卫生等民众最为关注的公共领域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直观感受,这种感受在参与公共事务的过程中当然可以表达,但如果进入到提出解决方案、应对措施、改进策略层面的时候,则需要依赖更多的专门性知识和调查研究的数据,而不是单凭个人的直观感受,基于个人感受的纷杂方案和措施往往于事无补,反过来可能还会干扰正确意见的形成。特别是在一些司法案件问题上,泛泛的公众意见很可能会干扰到司法公正,有些人凭借所谓“义愤”干扰司法,还会造成严重的后果。以往人们在电视、广播、纸媒等公共平台发声,需要经过一定的遴选程序,组织者往往会对参与者进行包含知识、能力的资格性考察。而当前,网络公共讨论的门槛低,只要拥有网络终端平台,经过简单的注册,所有人都能在公共空间发声,通过网络平台表达看法,而这些看法背后的知识能力背景、信息获取渠道、信息的真伪精粗却无从验证、考证,由此导致了网络公共空间中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重复无用、虚构捏造的所谓“公共意见”,误导公众,有时甚至还能误导一些公共政策的制定机构。就此而言,风清气正的网络公共空间,需要人们不断拓展知识、提高能力,以足够充分的准备应对和参与多变的公共生活,新文科注重学科交叉,强调在文理交融中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其用意也与此相关。
就时下正在变迁的公共生活而言,公共性的情怀、公共理性以及必要的知识与能力等因素对于塑造良好公共精神尤为必要。公共事务的解决与完善,需要相关人群的积极参与,时下很多在网络上曝光的问题正是得到了大量网民的关注才得到了解决,正说明了这一点。但同时,也由于很多人缺乏公共理性精神的无序性参与,使得公共事务的解决过程中出现了混乱,一度混淆了公共视听,浪费了大量公共资源,因此,网络公共生活更加需要公共理性的养成。另外,在参与网络公共生活的时候,也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谨慎发声,添智而不添乱,努力提出更好的建议而不是在混乱中负气争议。公共情怀、公共理性以及必要的知识与能力,有赖于人们在时代网络公共生活的实践中不断养成,也需要学校教育对这些内容的重视。当前,高等学校正在大力推动新文科建设,改革原来的教育模式与研究范式。公共领域、公共参与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文科的改革要适应这一公共生活的变化趋势。为此,就人文学科而言,新文科除了发展传统的文史哲教育之外,还有必要加强公共关怀、公共理性的引导与训练,有必要推动学生努力养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科学、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适应新时代的公共精神培育,来应对变迁着的时代网络公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