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元音鲜明的声学特性成为了学者关注的对象。用实验仪器对高元音的声学特性进行研究的学者有:胡方(2007)、侯超(2009)、吴波(2017)、彭建国(2018)、孔慧芳(2019)等。
胡方(2007)利用发音生理和声学语音材料讨论了吴语宁波方言和苏州方言的前高元音的区别特征。文章发现宁波方言三个前高元音[i]、[y]、[ʏ]拥有相似的舌位,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来自于唇型不同;苏州方言四个前高元音[i]、[y]、[ɪ]、[ʏ]之间形成音位对立的区别特征则是[+擦音性],苏州方言[i]、[y]与[ɪ]、[ʏ]的不同之处是带有强摩擦。这两种方言中的前高元音之间这种强标记性的音位对立格局的形成来自高元音继续高化这一历史音变。
侯超(2009)以舌尖元音[ɿ]为例分析了合肥方言中的三个带擦元音[ɿ]、[ʮ]、[u],研究的展开主要通过语音实验进行。通过声学实验,发现这类元音在语图上表现为高频乱纹,在声波信号上表现为无规则的“毛刺”;舌尖元音[ɿ]与不同声母组合时摩擦程度有别,表现为擦音段所占时长比例不同;听感实验和相对斜度的统计分析表明[ɿ]的F1上升趋势与摩擦无关,而与舌位关系密切:舌位越高越前越容易造成共振峰模式的不稳定。
吴波(2013)以舌尖元音[ɿ]为代表,从实验角度分析了汉语方言中的舌尖元音类型,发现舌尖元音与舌面元音[i]一样,存在四种变体形式:无擦、弱擦、较强擦、强擦。这四种变体形式可以有效地解释舌尖化音变在汉语方言中的不平衡现象。有一定的价值,但还缺少定量的实验证明。
吴波(2017)采用概率分布、建模等方法对南京、合肥和南通的三个舌尖元音[ɿ]、[ʅ]、[ʮ]进行声学参数的描写和检验。实验结果显示四维共振峰参数(F1~F4)对区别舌尖元音与舌面元音有强显著性作用;频谱的四维阶矩对舌尖元音的内部分类的作用最为显著。
彭建国(2018)从语音学的角度印证了听感上与[i]、[ɿ]有明显差别的ij的摩擦特征,并做了舌位图和腭位图的实验观察了舌体与上腭的接触情况。
孔慧芳等(2019)以舌尖化程度较高的合肥方言为例,探索舌尖元音的性质和音系地位。尝试用感知增强理论来解释合肥话舌尖元音的摩擦性特征,主张舌尖元音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而是语言系统中音系对立感知清晰度的内在要求。研究结果表明:合肥方言的几个舌尖元音的共振峰轨迹相对稳定,说明它们均为单元音。同时,它们的摩擦性成分约占元音时长的20%左右,与共振峰结构共现。这些元音部分的摩擦性特征,不是辅音声母的延续,也没有贯穿元音的始终,属于元音的次要发声特征。
可见目前学者对舌尖元音的声学性质和音系地位进行了广泛而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新老派舌尖元音的摩擦程度、声母对舌尖元音擦化的影响等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