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为民族续命:潘光旦与他的时代
作者:杨奎松(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原载《清华社会学评论》2019年第1期,转自中国知网。
摘要:潘光旦理科训练出身,先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学习生物学,取得学士学位;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动物学、古生物学和遗传学,获得硕士学位。1926年回国后,虽然他较多地转到优生学、社会学,注重性、婚姻、家庭、教育等问题的研究,但他的这些研究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离其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训练及其视角,主张“以生物为体,以社会为用,采遗传选择之手段,以达人文进步之目的”。其中的原因,是他一心想要运用最先进的科学方法,利用社会干预与社会选择的手段,以改善中华民族的体质和智力,从而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他所主张的人文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建立在“种族绵延”基础上。他固然重视“个体”,同时更强调“群体”。在以“个体”和“群体”为两纲的理想架构中,“个体”是起点,“群体”则是目的。
关键词:潘光旦;清华;社会学;知识分子
全文阅读:
本文编辑:侯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