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文-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本期导读

发布日期: 2020-11-27   作者: 侯嘉欣   浏览次数: 38

本专题选取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五四”思想史研究的数篇经典之作,其中不乏一些产生过重要影响、甚至革新了研究范式的重要论断。“五四”应是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第一讲。张灏把1895年到1925年、即从甲午到“五四”这三十年称为中国近代史的“转型时代”,即从传统的儒家意识形态范式向现代性范式转变的时代。这一“转型时代”是二十世纪的出发点,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的问题意识和基本命题由此而形成。

“五四”本身是一个多层多面的复杂运动。广义上来说,五四运动是指1919年前后若干年内所进行的一种文化运动或思想运动,其上限可追溯至两年以前的文学革命,其下限可抵1927年的北伐运动。这一历史过程包含几个思想内容不尽相同的运动:1915年由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1916年所发起的思想文化改造运动;1917年由胡适与陈独秀所倡导的新文学运动;191954日由学生示威游行所引发的民族主义运动。可以说,每一个现代中国人的思想中都回响着“五四”的余音,无论自觉与否。然而,大多数人对“五四”的了解还停留在几个抽象的概念上,我们对“五四”的认识还远远不足。

李泽厚的《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将“五四”运动分为新文化运动和学生爱国反帝运动两个性质不相同的运动,认为“五四”中启蒙与救亡开始是相辅相成,而后是救亡压倒启蒙。将“启蒙”与“救亡”作为解释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许多错综复杂现象的基本线索,为学界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范式,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讨论。

汪晖的《预言与危机:中国现代历史中的“五四”启蒙运动》,载《文学评论》论述了“五四”运动由各种相互矛盾的学说在一种基本的精神力量或情感趋向、即“态度的同一性”基础上形成;同时启蒙思想的内部也蕴含着对启蒙命题本身的否定和瓦解。

张灏的《重访五四:论五四思想的两歧性》指出了“五四”思想中一些对立发展的趋势。

其余几篇亦分别从不同的视角解析了“五四”运动中的不同面向,有助于我们了解“五四”的复杂性,从多种层面探讨其实质。

思想史是一部社会意识形态的历史,它所研究的对象是曾经对社会和时代产生重大历史影响的思潮、观念和公共意识。二十世纪的中国处在一个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转折时代,因而二十世纪的中国思想史,也是一部思想意识发生巨大转换的历史。古老中国的现代化,自十九世纪中叶开始蔓延,至今未完成,因而重新审视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