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若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传播
马若瑟(Joseph de Prémare,1666–1736),法国耶稣会士,是17-18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中国生活多年,对汉语、儒家经典以及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传教活动中体现了中西思想的融合。1666年,马若瑟出生于法国。他早年加入耶稣会,接受了严格的宗教和人文学科教育。1698年,他被派往中国,成为耶稣会传教团的一员,航行至中国时曾历经艰辛。到达中国后,他致力于学习汉语、研究儒家经典以及与中国知识分子交往。马若瑟主要在中国的江西和福建地区传教。他在这些地方建立教会,并努力将基督教教义融入中国文化。他还积极参与中国儒家经典的研究,与本地士人讨论哲学和宗教问题,以赢得对方的尊重。由于罗马教廷与中国礼仪之争(是否允许中国天主教徒以儒家方式祭祖和敬孔)的影响,马若瑟和许多耶稣会士陷入了困境。1736年去世,葬于中国。他终生致力于在中西文化之间架设桥梁。
马若瑟认为,儒家思想与基督教并非完全对立,儒家的伦理与基督教教义有相通之处。他尝试通过“调和论”方法,将基督教价值融入中国文化。他特别关注《尚书》、《四书》等儒家经典,并试图将其中的理念与基督教神学结合。马若瑟的思想体现了耶稣会士的适应主义(accommodationism),即在传教过程中尊重并吸收本地文化,以增加宗教的吸引力。他积极为中国礼仪辩护,认为敬孔和祭祖是文化仪式而非宗教崇拜,应被允许。但这一主张最终被罗马教廷否决。马若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锋之一,他不仅介绍中国文化给欧洲,还通过与中国士大夫的互动传播了西方思想。他的研究和著作影响了欧洲对中国语言和哲学的看法,为欧洲启蒙思想家提供了关于中国的知识来源。马若瑟的汉语研究为欧洲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汉语语法》被认为是早期汉语研究的开创性著作。本期选取了刘耘华、张西平、肖清和、李真几位学者的论文,就马若瑟对中国文化的传播展开进一步探讨。
《“索隐”:马若瑟对儒家经典的过度诠释》是刘耘华教授发表在《国际汉学》2005年第2期的文章。刘教授指出,在索隐派之 中,白晋作为创始人,其对于中国古籍之诠释虽多有过度之处,但是与傅圣泽、马若瑟相比,仍然显得相当谨慎。比如他与利玛窦一样,仍然坚持先、后儒之别,因此,至少在字面上把后儒对先秦典籍的话解释为对“真意”的遮蔽与误读。而傅、马诸人则基本上否定了这种先 后儒的区分,主张天主教上帝之“神性”不仅体现在“天”、“上帝”之中,而且也体现在“道” 、“太极”、“性”、“理”之中。因而不仅伏羲、文、武、周、孔等上古圣贤认识天主教的上帝,而且新儒家的二程、朱子等对此上帝也同样知晓 。在中国典籍中索找天主教之隐秘启示“痕 迹”方面,马若瑟的方式与白晋、傅圣泽等大同小异,即除开特别重视《易经》之外,还都注重从汉字分析、类比、联想、利用有争议的经典解释等方面人手。
《清代来华传教士马若瑟研究》发表于《清史研究》2009年第2期。张西平教授介绍,
马若瑟是康熙年间来华的法国耶稣会士,来华后曾被白晋介绍给康熙在京城生活了一段时期。其文章从西方早期汉学的角度对马若瑟的主要汉学著作《汉语札记》做了初步的研究,分析了该书的结构、价值和影响;同时还对马若瑟用法文翻译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历史过程、学术影响做了研究。在此基础上,从具体文本出发呈现了马若瑟索隐派思想的主要观点,揭示出在中国传教和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问题上,马若瑟的思想基础。
《索隐天学:马若瑟的索隐神学体系研究》发表于《学术月刊》2016年第1期。肖清何教授分析,作为清初来华耶稣会索隐派代表人物之一的马若瑟,在华传教期间撰写了大量诠释中国经典的汉语作品。他通过使用基督教神学资源来重新诠释儒家经典,企图从儒家经典文本中寻找到基督教的信息。马若瑟对儒家经典的重新诠释,一方面是为开放的儒家经典文本提供新的解释,另一方面弥合了儒耶之间的张力,为清初基督教提供思想与文化合法性。其核心内容是:信经不信传,六经地位不可动摇,《易经》是六经之首;经过秦火之后,六经原义丧失,汉儒、宋儒不仅不能恢复原义,反而淆乱经典;因为人类同源异流,上帝所赋之“理义”相同,所以可以用天学(基督教神学)来恢复六经原义;而且古文字中亦含有天学思想;因此,受洗入教不是脱离儒家而是成为真正的儒家,“孔子倒成全于耶稣”。索隐神学综合了儒家以及基督教的释经学传统,但因忽略各自的传统与权威而遭到双方的批判,却为清初信徒及天主教提供了合法性依据,并可被视作经典辨读的早期尝试。马若瑟的索隐神学重塑了清初汉语基督教神学的样态,为清初基督教思想史注入了新的可能性,也为当下的汉语神学建构提供了有益参考。
《从〈古学钩玄〉到〈汉语札记〉——来华传教士马若瑟中国语文学知识来源考》发表于《国际汉学》2022年第1期。李真教授提到,学界对明清传教士撰写的汉语研究著作通常更注重他们如何运用西方语言学方法和拉丁语的理论框架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进行分析和总结,较少反向关注中国传统语言学研究成果对这些西洋汉语法论著的影响。其文章通过详细考察和分析来华耶稣会士马若瑟的《汉语札记》与中国古代诗文评类著作《古学钩玄》的具体关系,来理解从西方人视角所归纳出的中国语言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内在逻辑,并将这些内容与中国古代自身的语言研究成果联系起来,从而展示出早期来华传教士在写作汉语研 究著作的过程中,中国传统语文学的方法和实践对他们所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