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文-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本期导读

发布日期: 2021-09-30   作者:   浏览次数: 10


杨国荣,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学术兼职: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国际形而上学学会主席、国际中国哲学学会(ISCP)会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联理事、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比较研究会会长、美国比较哲学杂志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编委等。

在先秦哲学、宋明理学、中国近代哲学、道德哲学、形而上学等领域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2009年前的主要著作收入《杨国荣著作集》(11种),2010-18年出版的数种著作未收入该著作集),10部著作先后在海外出版,多种论著被译为英文、德文、法文、韩文等,由Indian University Press、Brill等出版社出版。此外,在《中国社会科学》、Philosophy: East and West、Dao: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Philosophy、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等国内及国际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2012年,出版于美国的国际学术刊物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 (Summer 2012, Vol. 43 No. 04) 以Yang Guorong’s Concrete Metaphysics (《杨国荣的具体形上学》)为题,出版了介绍、概述其哲学思想的专辑(special issue);

《自然·道·浑沌之境——<庄子·应帝王>札记》一文发表于《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1期。文章指出与价值观上主张自然原则相应,庄子肯定政治领域应顺物自然,合乎民意。较之儒家的民本思想,与顺物自然相联系的合乎民意具有不同涵义。而儒家所主张的民本主要强调治国应奠基于民众之上,其特点在于以民众作为治国的基础和出发点,庄子所理解的顺应民意,则首先以不干预民众为指向。庄子以天人之辨为政治哲学的内在主线。天人之分体现于不同方面,包括人性规定、行为方式,等等。浑沌之死意味着理想存在状态的结束,它表明偏离本然的有为而治,将导致理想存在状态的终结。庄子的相关理解中,同时包含内在的历史限定。

《真人与真知——<庄子·大宗师>的哲学论旨》一文发表于《社会科学战线》2020年第6期。在杨教授看来庄子以真人真知所以可能的前提,其关注之点在于认识的主体,而不是认识的形式条件。作为真知所以可能的前提,真人的特点在于超乎目的和意向,不以生死为念,与自然为一。以合于自然为指向,真人同时与仁义、是非、礼制等社会的规范和体制保持了某种距离。就更为本源的层面而言,合于自然引向藏天下于天下,后者意味着让事物回到的本源处;对人而言,也就是让人自身内在于自然之中或与自然同在。不过,人的认识不能从无开始,无论是对具体事物的认知,还是对形而上之道的把握,都需要以已有的知识和观念系统为背景,庄子以为进路,似乎忽视了这一点。  

世间之”——<庄子·人间世>的主题及其内蕴》一文发表于《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杨教授指出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名言的运用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庄子首先关注于名言、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呈现的消极作用。可能导致的人与人之间的分离,使如何建立合理的交往关系成为需要正视的问题。以内直外曲为总的原则,庄子又具体区分了交往过程涉及的三个方面,:与天为徒与人为徒与古为徒,并将注重之点更多地指向个体自身的提升。以自我为交往的出发点,涉及对自我本身的理解和涵养。在关于心斋的论述中,庄子对此作了具体的考察,与之相涉的是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人存在于世,同时涉及广义之,在庄子看来,后者可以区分为两类:对他物之与对自身之;对他物或他人无用,对自我则可能有大用。庄子以树喻人,将无用于他人和社会,视为达到人的内在价值的前提,其中既有消极的一面,也从一个方面体现了对自我的关切。

《道与生命存在——<庄子·养生主>发微》一文发表于《现代哲学》2021年第1期。文章认为在庄子看来,个体的生命有其限度,一味地追求无尽的外部知识,意味着以有限追随无限,从而陷于困顿之境。这一看法蕴含着如下观念:合理的选择在于从追求外部世界的知识回归自我本身。在社会领域,对个体生命存在的多方面肯定,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为前提。通过庖丁解牛的寓言,庄子突出了技进于道,这里的也就是普遍的自然法则,养生的关键在于依乎天理因其固然,亦即合乎自然法则。养生的直接意义关乎生命的延续,然而生又与死相对,对生的理解无法离开对死的把握,后者同时关乎个体和类的关系。以薪火关系为喻,庄子肯定个体总有消亡之时,又确认了类的恒久延续。  。

《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庄子·德充符>解读》一文发表于《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文章认为庄子通过对形残而德全者的比较,突出了外在之形和内在之德的分别。由此,庄子认为,从知和行的关系来看,知识不借助与形相关的行动而形成;从言和意的关系来说,意念的生成也并不以有形的言说为中介,而外在之形的残缺与内在之德的充实之间的差异,则进一步表现为内在的自主性对外在变迁的超越。个体德性的完美,不仅体现在它与外在形体的差异,而且在与他人的相处中得到展现。对于人而言,重要的是在面对外在世界的变化时,始终保持内在的和谐,不为外在变动所左右。以重德而忘形为总体观念,庄子肯定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并主张有人之形,无人之情。庄子的基本取向是通过自我价值立场或精神取向的调整来应对世中之事。有人之形与无人之情的统一,也就是在人之中而又超越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