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文-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思想与文化》第二十八辑

发布日期: 2023-04-15   作者:   浏览次数: 10

第二十八辑(20216月)

伦理与中外思想

执行主编:陈乔见







文章摘要


休谟与功利主义的发明

斯蒂芬·达沃尔著   卢俊豪 译

[摘 要] 在边沁之前,功利主义最核心的种种思想并没有呈现出它们为人熟知的形态。边沁发明了哲学功利主义,他是最先基于道德本质的哲学概念而推进一种功利主义规范伦理学的人,他认为那些关于人们(非道德)善好的事实,为一种规范伦理学观点提供了唯一的准则。而通过考察休谟情感主义伦理学与哈奇森道德感理论的异同,我们将看到休谟在功利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过渡人物。休谟具有独创性的道德情感心理学以及他对哈奇森独特道德价值的拒绝,一起为哲学功利主义开辟了空间。

[关键词] 哲学功利主义;效用原则;自然之善;道德之善;休谟

[作者简介] 斯蒂芬•达沃尔(Stephen Darwall, 1946—  ),耶鲁大学哲学系“安德鲁·唐尼·奥里克哲学教授”(Andrew Downey Orrick Professor of Philosophy),密歇根大学“杜威荣休教授”(John Dewey Distinguished University Professor Emeritus),当代著名道德哲学家。卢俊豪(1992—  ),男,广东海丰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英美伦理学。


冯契“智慧说”与德性伦理学

陈乔见

[摘 要] 冯契“智慧说”与德性伦理学都把理想人格或德性的培养视为自己理论的主题。在德性伦理学那里,幸福、德性与实践智慧形成了一组三元概念结构。类似地,在冯契那里,自由、德性和智慧亦形成了一组三元概念结构。冯契“智慧说”体系以自由代替幸福作为人的目的,体现了实践唯物主义对西方传统幸福论的超越;他所谓“平民化自由人格”则是对中国传统圣贤人格的超越和转化;他对真诚这一美德的重视和给予的权重与当代德性伦理学家伯纳德·威廉斯晚年的思考遥相呼应。冯契基于“整个的人”的视域,关注德性的本体论意义,提出“化理论为德性”、“德性自证”、“凝道成德”等理论创见,对当代德性伦理学的发展理由有所助益。

[关键词] 冯契;智慧说;德性;自由;真诚

[作者简介] 陈乔见(1979—  ),男,云南陆良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哲学与伦理学。


美德、行动与为政之道

——中国早期思想中的“耻”

陈丹丹

[摘 要] 虽然长期以来,中国文化被许多学者视为“耻文化”,但作为中国哲学传统中的道德/伦理观念,“耻”这一概念本身尚未得到最充分的研究。在本文中,我想把“耻”的观念放置在早期中国的道德和政治结构中加以检视,并探讨其在中国语境中的特殊意义。在古代中国传统中,“耻”不仅是一个道德/伦理概念,也是一个政治的概念,与“政”的关键内容有关。它是连接道德与政治、德行与行动、个人与国家的关键点。

[关键词] 耻;耻文化;政;美德;行动

[作者简介] 陈丹丹(1979- ),女,江苏南京人,哈佛大学博士,纽约州立大学法明代尔分校副教授,河南大学文学院兼职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文学与文化,兼及明清。


王阳明中晚年工夫论的转折与连续

傅锡洪

[摘 要] 在龙场至平藩阶段,阳明工夫论的焦点乃是克服支离,使工夫具有切要性。他认为,格物工夫唯有以诚意为统领来实施,才能避免支离之弊,真正克服私欲对心之本体的遮蔽,从而实现成圣的终极目标。对这一阶段的阳明来说,关注焦点虽不在工夫是否受到本体指引和推动的问题上,但由诚意统领的格物工夫,以及其它指点语所示的工夫,却并非没有本体的指引和推动,亦即并非不是本体工夫。而1520年致良知宗旨的提出,将本体问题凸显出来。本体工夫成为阳明在工夫问题上关注的焦点,由此阳明工夫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关键词] 诚意;本体;良知;工夫;龙场悟道

[作者简介] 傅锡洪(1986—  ),男,福建上杭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博雅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宋明儒学、东亚儒学和儒学宗教性问题。


疏解与融会:戴震的人性“一本”说及其得失

张鹏伟

[摘 要] 戴震在综合疏解告子、荀子、宋儒,以及老庄、释氏人性观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诠释了孟子的性善论,建构了理气合一、自然必然合一、性命合一的人性“一本”说,努力将道德理义植根于人的自然欲求当中,这有利于防止人性不同层面的割裂,同时彰显了人的自然生命本身的价值。但另一方面,相较于孟子的“以心善言性善”,戴震实然宇宙论层面的“以性善言心善”在确保先天之善的同时,也蕴含着应然与实然、先天与后天的内在紧张。相较于张载和朱子,戴震消解了天地(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体用双重架构,从而也将思想重心由道德境界层面的理想人格追求转向了自然欲求层面的中正状态追求。

[关键词] 戴震;人性论;一本;二本

[作者简介] 张鹏伟(1983—  ),男,宁夏隆德县人,哲学博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儒学。


王国维与道家思想

宋丽艳

[摘 要] 在中国近代古今中西之争的学术背景下,反思传统哲学价值、回应西方学术挑战并重建中国哲学话语是哲学领域的重点。道家思想因此走进近代哲人的视界。对道家文献的考证和书志编撰、以西方形而上学和知识论等为理论基础对道家思想的格义,以及对道家政治观既破又立的阐析,构成了王国维在道家研究上的独特视域。这不仅拓展了中国近代哲学的理论视野和研究深度,同时也彰显了道家思想在中国近代哲学中的价值。

[关键词] 王国维;道家;考证;形而上学;知识论

[作者简介] 宋丽艳(1974—  ),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哲学博士,杭州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院),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哲学、道家哲学。


自外归内,以内摄外

——日本禅僧中岩圆月对儒家“传道谱系”的论说

杨 洋

[摘 要] 日本中世名僧中岩圆月在其熔铸儒释的著作《中正子》及致虎关师炼的书信中,将子思、孟子、荀子、扬雄、王通视作孔子以下传授“道”的儒者。中岩所述谱系与流行于南宋、元的“道统”谱系相异,而与北宋儒者所述的“传道谱系”相近。从知识来源角度看,中岩可能受到北宋名僧契嵩的影响,但“影响”说不足以解释其对朱子学“道统”话语的回避。中岩对“传道谱系”的选择,是有意识地排除了宋学中不利于佛教的因素,反映出日本中世禅僧在接受宋学时的两难之境。

[关键词] 宋学;道统;援儒入释;日本儒学;中岩圆月

[作者简介] 杨洋(1985—  ),女,云南昆明人,日本京都大学文学博士,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日本中世思想史、中日思想文化交流史。


阿多诺论哥白尼革命与虚无主义

杨顺利

[摘 要] 阿多诺的“纯批”系列讲座主要借用韦伯的“无实化”(dis-enchantment)、理知化来解释哥白尼革命的深远蕴涵,从消极方面来理解批判哲学的思想成就。哥白尼革命凸显了“知道”、“相信”两种语汇的异质性,可以说,早在否定神学之前,一个关于人-神之间质的无限差异的思想框架就已经被康德勾勒出来了。认知范式的根本变革,促使我们不得不思考神的缺席给人类生存条件带来的根本变化,康德关于人类生存条件的概念探究,对于现代人来说仍然是一个根本前提。最终,阿多诺从社会历史背景来考察康德悬置形而上学命题的划时代意义,突出强调康德哲学的虚无主义特征。

[关键词] 纯粹理性批判;哥白尼革命;虚无主义

[作者简介] 杨顺利(1974—  ),男,湖北潜江人,哲学博士,四川大学哲学系副研究员,研究领域为社会–政治哲学、阿多诺哲学。


黑格尔的市民社会理论与现代生活的重塑

荣新茹 牛文君

[摘 要] 在现代社会,传统共同体的整全生活方式被原子式个人的普遍交往而形成的“需要的体系”所代替,实体性原则也被主体性原则所牵制并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双重变革下,现代生活中整全性和实体性开始瓦解。黑格尔认为,市民社会是重塑现代生活的主导力量,它不仅改变了传统生活的固有形式,赋予现代生活以新的形态,也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在黑格尔看来,化解挑战的因素内含于市民社会中,只有从市民社会过渡到国家这一伦理实体,实现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才能缓解现代生活面临的危机。

[关键词] 市民社会;现代生活;特殊性;普遍性

[作者简介] 荣新茹(1991—  ),男,安徽淮北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牛文君,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诠释学”上海社科创新研究基地副教授。


黑格尔《小逻辑》的“本质”阐释及其批判意义

张美宏

[摘 要]《小逻辑》关于本质内涵的多维阐释展现出黑格尔哲学超越前人的一面。把本质界定为一个具有间接性特征的概念,缘于其对直接知识论的批评。在揭示本质的纯反思性规定时,他驳斥了知性思维对形式逻辑规律的绝对化理解,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相关事例说明了人们对于同一、差别原理的具体使用。与康德把现象、自在之物完全二分不同,黑格尔认为“非此即彼”的主客对立不仅无助于人们对作为“全体的本质”的认识,而且还在理论上先入为主地把本来统一的现象、本质割裂开来。基于此,他提出,本质内涵的确立必须遵循自身反映与反映他物相统一的辩证原则。

[关键词] 黑格尔;《小逻辑》;本质批判;辩证统一

[作者简介] 张美宏(1974- ),男,甘肃秦安人,哲学博士,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


鲍曼与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两个向度

周发财

[摘 要] 马克思和鲍曼的现代性批判有一些共同的主题:理性、矛盾性、流动性、拜物教和消费主义。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核心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鲍曼的现代性批判欠缺核心。马克思和鲍曼的现代性批判在方法上存在三方面的区别: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现象分析的区别、宏大叙事与后现代的区别、总体与随机的区别。马克思的立场是无产阶级,以实践为目的,鲍曼的现代性批判立场游移,以解释为目的。两种现代性批判都是时代的产物,鲍曼的现代性批判更细腻,马克思的现代性批判更深刻。

[关键词] 鲍曼;马克思;现代性批判;向度

[作者简介] 周发财(1978—  ),男,湖南溆浦人,哲学博士,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文学平工作室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卢森堡对十月革命评价的再认识

——基于总体性方法的视角

张小红

[摘 要] 《论俄国革命》是罗莎·卢森堡运用总体性方法对十月革命、土地问题和解散立宪会议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和评价。她指出,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中的特定案例,反对将其普遍化,向世界无产阶级推广;认为列宁的土地政策不利于农业社会化发展,余粮收集制遭到抵制是一个佐证;解散立宪会议背后存在的民主问题是卢森堡批评的重点,她认为形式民主也比没有民主好。《论俄国革命》中运用总体性方法对俄国革命的历史意义和“革命后的第二天”问题的探讨,为我们观察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视角。

[关键词] 总体性;十月革命;土地问题;立宪会议

[作者简介] 张小红(1979—  ),女,安徽黄山人,法学博士,上海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国外马克思主义。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学含义及其法治意蕴

李旭东

[摘 要]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基本法律原则,受现实制约,人们多在通俗意义上理解它。然而,首先应当在法律科学之“法律上的人”概念基础上理解该原则,该原则不仅指自然人之间的平等,更指一切法律人格间的平等。按照这一原则的内涵,应当赋予一切社会主体以法律人格,全面推进社会的法治化;应当赋予法律主体以各项法律权能,以法律方式处理权利、义务与责任问题。“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丰富的法治意蕴,对促进我国法治化进程、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上的人;法律主体;法治;法律概念

[作者简介] 李旭东(1970—  ),男,山西昔阳人,法学博士,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法理学、法哲学。


母以子显,德以功高”

——《野叟曝言》与理学道统观

朱燕玲

[摘 要] 《野叟曝言》末回,夏敬渠以四世同梦终结整部小说,尤其是水夫人梦至圣母公府之胎教堂,文素臣梦至大人文国之薪传殿,饶富深意。夏氏藉水夫人、文素臣两梦,具体呈现儒家道统传承之情形,系统表达自己对儒家道统观念之理解与思考。圣母公府以启圣祠为蓝本。薪传殿本自明代之圣师祭及清朝之传心殿。圣母公府、薪传殿之人选如何安排,寓意学术正统之判定与传道谱系之确立,座次如何安放,则象征道统传承中德与位、言与功之紧张。夏氏援引朱子论“斯道之统”与“斯道之传”的两个原则,以“君臣之义”、“师弟之礼”为理据,试图化解德与位、言与功之矛盾。然夏氏欲将道统、治统合二为一,且特别推崇事功,导致朱子之原则失去理论效力,道统理论甚至有反噬之危险。

[关键词] 夏敬渠;《野叟曝言》;道统;传道谱系

[作者简介] 朱燕玲(1987—  ),女,湖北鄂州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明清小说、明清思想史。


孔子故里的纠纷解决与权利的儒学容纳

伊涛

[摘 要] 传统儒学能否容纳自西舶来的权利观念,近年来又引发了争论,本文持肯定论。提出此种结论的例证,是出现在孔子故里的一项借儒调解举措和一件典型案例。调解作为纠纷解决的一种方式,原本就可以助益于儒家无讼观的达致,孔子故里恰恰诉诸于送儒下乡,深究其里还可以发现迎儒下乡。送迎互动涵涉儒学渗透论和实践论,凸显着儒学的民间积累型质,蕴含在其间的儒学论说路数,意在借用精英思想的觉悟提升集体无意识。外来权利观念不仅可以被纠纷化解的儒学氛围所容纳,甚至还可以被儒家历来一直关注的历史经验所容纳,但极易成为不道德的遮羞布,通常只会成为当事人的备胎选项,促使传统的克己复礼框架实现古今演变。正是此种框架锁定了外来权利在中国的存身位置。

[关键词] 调解;历史经验;民间;无讼;克己复礼

[作者简介] 伊涛(1982—  ),男,山东淄博人,法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权利儒学。


新差序格局中的君子之道及其界限

曾海龙

[摘 要] 传统的“君子”和“君子之道”概念主要表达一种理想人格和理想政治,其预设了个体之间的差异与社会层级。作为一种文化心理结构的“君子”和“君子之道”,与传统的“差序格局”相互强化,影响着传统社会的治理方式。传统“差序格局”下的经济活动受到伦理秩序的强力制约,并不能形成一个独立运行的结构。随着社会化大分工和市场经济的引入和建立,中国社会形成了以社会精英为圆心的“新差序格局”。“新君子”则是“新差序格局”中出现的行业精英和社会中坚,既有传统“君子”概念的意涵,也包含对专业水平与职业成就的肯定。与传统社会经济活动受到伦理约束不同,市场经济活动因其主体之间的非熟人关系有着相互平等的内在要求,从而与传统经济活动的主体关系有了根本的差别,这就需要检视传统的“君子之道”在“新差序格局”中的局限。

[关键词] 新差序格局;市场经济;新君子;君子之道

[作者简介] 曾海龙(1981—  ),男,湖南邵阳人,哲学博士,上海大学哲学系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代哲学、中西比较哲学。


太宰春台经学思想探析

盛邦和

[摘 要] 日本徂徕学派抵制宋儒理学关于孔子学说的注解与再释,主张阅读原著及古典经书,与儒家始祖直接沟通。太宰春台属徂徕弟子,徂徕后续经学派的代表。本文拟对太宰春台作思想分析。

[关键词] 徂徕学派;宋儒理学;太宰春台;经学思想

[作者简介] 盛邦和(1949—  ),男,江苏靖江人,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央民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首席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中国与日本思想史学,东亚思想史论。


《毛传》《郑笺》以“古者”为辞解《诗》与儒家文明典范的建构

陈斯怀

[摘 要] 《毛传》《郑笺》多次以“古者”作为提示性的词语引出对《诗经》的解释,这是一种具有引述功能的形式化修辞,由“古者”引领的内容大多于文献有据、于古有征。《毛传》的“古者”之辞与“三《礼》”和“《春秋》三传”关系密切,以《礼记》最为突出。《郑笺》的“古者”之辞一方面延续《毛传》的特点,另一方面融入郑玄的时政之感,与之联系最紧密的典籍是《周礼》和《礼记》。《毛传》《郑笺》把“古者”建构成一种礼乐昌明、制度完备的文明典范,表现出鲜明的尊古观念,寄寓的是儒家的社会理想。

[关键词] 《毛传》;《郑笺》;《诗经》;尊古观念;文明典范

[作者简介] 陈斯怀(1978—  ),男,广东汕头人,文学博士,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化与文学、汉魏六朝宗教与文学。


《乐记》“礼乐之说”章“设—说”辨讹

王虹霞 林桂榛

[摘 要] 《乐记》“礼乐之说”非“礼乐之悦(释/怿)”,非“礼乐之说(言/谈)”,更非“礼乐之脱”等,此于《乐记》章句的文义及语法不通。据《乐记》上下文及《荀子·乐论》对应的“礼乐之统”等,可确凿推定《礼记·乐记》、《史记·乐书》“礼乐之说”的“说”字实乃“设”字之讹(設→說)。《周易》“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句,古人即屡云“说与设通”,设说二字形近而讹也。“礼乐之设,管乎人情”系《乐记》论礼乐之总纲,唐张守节注《史记·乐书》说“为《乐记》通天地,贯人情,辩政治”极是。“礼乐之设”即“礼乐之施”、“礼乐之立”等义,“礼乐之设,管乎人情”就是立礼乐、置礼乐以主掌人情之义,此与《荀子·乐论》“礼乐之统,管乎人情”同。古人不仅明说“礼乐之统”,也明说“礼乐之设”,如唐孔颖达疏《乐记》、元翟思忠《魏郑公谏续录》、明郑纪《东园文集》、清罗有高《尊闻居士集》等。

[关键词] 乐记;管;统;说(說);设(設)

[作者简介] 王虹霞(1971—  ),女,河南尉氏人,艺术学博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原礼乐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古代乐论;林桂榛(1974—),男,江西兴国人,哲学博士,曲阜师范大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先秦儒学。


论张謇《周易音训句读》释例及其易学

张 浩  孙劲松

[摘 要] 张謇在以状元身份兴办实业之前,汲汲于科举近二十载,有非常深厚的儒学根底,即便是从事实业,也不忘儒者的本心,可以说张謇的儒学思想对其开创的实业成就有重大的作用。本文就张謇儒学思想,尤其是张謇一生唯一的一部易学专著《周易音训句读》作专门的考察,可以看出张謇对于《周易》用力之勤,其基础之扎实,及其对清代考据学方法的推崇。考据学的方法和易学方法论深刻地影响了张謇的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成为支撑他成就辉煌事业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张謇;周易;训诂;体例

[作者简介] 张浩(1989—),女,湖北洪湖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易学、儒学。孙劲松(1973—),男,安徽怀远人,武汉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易学、佛学。


海峡两岸新时期女性乡土书写新貌

杨森

[摘 要] 一直以来乡土文学在两岸文坛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两岸社会的变化以及新世代作家的成长,乡土文学也进入了新时期新阶段。尤其需要值得注意的现象在于,此时女性乡土作家的崛起,较之于传统的男性乡土书写,女性的乡土写作呈现出了不同的样态。本文将选取包括付秀莹、陈淑瑶、陈雪几位海峡两岸的女性乡土作家,进而讨论女性乡土书写更着重于从微观历史着手,以白描的日常叙事手法刻画了乡村的真实风貌。同时,以女性敏锐的触觉与笔法捕捉了人物的日常情感状态,并透过身体书写刻画了一群徘徊在城市/乡村的边缘女性。

[关键词] 海峡两岸;女性;乡土;身体

[作者简介] 杨森(1989—  ),男,广东中山人,文学博士,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华文文学。


傅聪以中国精神论西方音乐家

李忠 陈喜红

[摘 要] 肖邦、德彪西、莫扎特三位西方古典音乐大师都为傅聪所重视,并为傅聪以中国精神、中国审美意境所贯通与诠释。傅聪以“故国之情”、“李后主词”来理解肖邦作品、肖邦精神,并以中国山水画来比拟肖邦音乐的自由自在与出神入化之境。傅聪以“无我之境”、“人物两化”来诠释德彪西作品、德彪西精神,认为德彪西音乐有着中国古典精神中“天人合一”一般的审美意境。傅聪以老庄的“大象无形”、“物我两忘”比拟莫扎特境界,甚至将莫扎特比作朴素、天真、诗意的李白,又因莫扎特的同情悲悯心与善于艺术变化比作“贾宝玉加孙悟空”。因得益于中国古典文化的深厚滋养,故傅聪能自由而准确地领会贯通西方古典音乐大家的艺术精神,以致于他说“肖邦音乐里面包含着中国画”、“德彪西的音乐根本就是中国的音乐”、“中国人应该比任何民族更懂得莫扎特”等。

[关键词] 傅聪;肖邦;德彪西;莫扎特;中国精神;意境

[作者简介]李忠(1971—  ),男,山东牟平人,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音乐美学;陈喜红(1972—  ),女,河南荥阳人,山东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音乐教育。


诗歌翻译中的译者中心论

汪莹 钟锦

[摘 要] “诗不可译”的论断使译者在诗歌翻译中处于被动的境遇。但生态翻译学的“译者中心论”为译者指明了在诗歌翻译过程中所处的核心地位。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两位译者及其译品,从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策略和方法以及译者素质和能力三方面,探讨译者的主导作用在诗歌翻译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 译者中心;生态翻译;黄杲炘;黄克孙

[作者简介]汪莹(1984—  ),女,浙江江山人,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旅游外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英语教学研究。钟锦(1973年—  ),男,辽宁岫岩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康德哲学、中西人文学科会通研究。


一套《荀子》式的恶的理论:以礼义及“群居和一”为基础

王瀛昉

[摘  要] 荀子性恶论的探讨历来已多。在荀子人性论的探讨上,我们可见有纯粹性恶说、性恶伪善说、性朴说等多种说法;但性恶中关于恶的概念的问题却往往较少有人提及。荀子性恶究竟指的是何种意义的恶?性恶只是指代一种结果上的恶吗?本文将对这部分的问题作一探讨,并透过对礼义的心知之弊与“群居和一”两者归纳得出《荀子》书中关于一种关于恶的界定理论,借此为更好地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关于恶的所指对象提供帮助。

[关键词] 荀子;恶;礼义;蔽;群居和一

[作者简介]王瀛昉(1994—  ),男,重庆人,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博士候选人,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哲学和比较政治哲学。


从严复《周易》批校本看严复与乾嘉学派的关系

董起帆

[摘 要] 严复与乾嘉学派之间的思想关联一直晦暗不明。随着严复批校本《周易》的公开出版,我们可以对此进行重新考察。受高邮王氏父子的影响,严评《周易》遵循了以音训义和易卦通例等原则。但与乾嘉学者仅仅强调训诂法所不同的是,严复同时也注重经子互证和经世致用的方法。同时在宇宙论上,严复对《周易》的理解自觉融汇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尤其在对“专”“直”和“翕”“辟”等词的理解上,展现出更为广阔的理论视野。高邮王氏父子的解易方法可以概括为“诸说并列,则求其是”和“以己意逆经”,亦即注重“通”和“新”的方法,这跟严复融贯中西的思想特征有共通之处。

[关键词] 严复;乾嘉学派;周易;音训

[作者简介]董起帆(1991—  ),男,甘肃定西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哲学。


彝伦攸斁与彝伦攸叙

——评唐文明教授《彝伦攸斁——中西古今张力中的儒家思想》

李欢友

[摘 要] 唐文明教授《彝伦攸斁——中西古今张力中的儒家思想》一书有十二章,主要从人伦教化和国家建构等层面对于近现代儒学史进行了刻画。在本书中,唐文明教授揭示了儒家在近现代历史上的境遇以及社会思想因儒家人伦教化逐渐失去效力而产生的变化,即“彝伦攸斁”的社会状况。但唐文明教授并没有止步于对于思想史的刻画,又同时从儒家视域出发,主张人伦的规范性重构,突出教化在国家建构上的重要性,探索了人伦教化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其力图实现的是社会状况从“彝伦攸斁”重新转向“彝伦攸叙”。正因为此种研究意图和努力,唐文明教授在本书中重新刻画了康有为,探索了儒家叙事对于近现代思想史描述的可能性,进而显示了其对于当下社会思想的关切。可以预见,唐文明的教授思考将成为儒家与中西古今问题的相关研究的重要参考。

[关键词] 彝伦攸斁;人伦;教化;文明

[作者简介]李欢友(1995—  ),男,安徽太和人,慕尼黑大学汉学系,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