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文-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本期导读

发布日期: 2022-03-23   作者:   浏览次数: 10

本期导读:

陈少明,男,1958年生,广东省汕头市人,博士,现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兼任中山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所长。 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带头人。1986年起于中山大学哲学系任教, 1997年为哲学系教授,2009年获广东省“珠江学者”中国哲学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规划评审组专家, 第八届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中国哲学,人文学科方法论。

《经典世界中的<兰亭序>——一个哲学的视角》一文发表于《哲学研究》2021年第9期。文章认为《兰亭序》是事件、文章与字帖的集合体。虽然书法成就其最终意义,但事件与文章的影响是它进入经典世界的条件,而传奇般的出场与皇权的支持则是其传播的重要助力。理解这件存世时间有限但却能名垂千古的作品,要义在于对书法临摹精神内涵的分析。临书不只是原作形的再现,而且是其神的传承。原作与临作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临作不仅让原作的典范性得以实现,同时形成谱系式扩展的传统。原作与作者王羲之的经典地位最终是由临作的品质与数量造成的。《兰亭》帖作为文物,超越一般供瞻仰的价值,系无数临写者与古人直接神交的精神蹊径。因此,即便真迹毁灭,怀疑不断,其作为斯文的精神碑石永存。

《“精神世界”的逻辑》一文发表于《哲学动态》2020年第12期。在陈教授看来世界的复合词,虽然它的指称与world相同,但含义却有区别。中文的是以生命周期为尺度的时间单位,则起源于对空间的分割与运用。世界就是人类在自然时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时空。理解自然与社会秩序的时空结构,即是透视精神世界的基本范畴。精神通常指意识及其活动,它包含自然或社会的时空知觉。精神世界则特指意识中与日常需求拉开距离的心灵领域。进入精神世界的事物,不仅有艺术及其他器物,更有进入记忆的人物与事件,以及范围广泛的文字作品。记忆、想象与推理,是意识开辟精神空间的基本途径。精神时间是一种主观现象,其意义在于意识具有改造时间的能力。它体现为对自然时间进行压缩或者拉伸,以及超越自然时间的单向性与可经验性的回顾与前瞻。精神的前瞻性使未来意识在我们这个时代空前高涨。精神世界的规模由精神生活的深度与广度来界定。经典世界是精神世界的重要资源。人类不仅需要激励卓越的心灵,更要维护健康的精神状态。在这个变迁急遽、心灵动荡的时代,人文学术应该对此担负起更大的责任。  

经典世界的思想配角——论杨朱》一文发表于《中国哲学史》2020年第1期。陈教授提出在中国思想史上,杨朱不是一个大人物。他的来历、生平、著述甚至年代都没有确切的信息。但是,这个不清晰甚至显得孤单的身影,却不时出现在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传世文本中。这一事实使通过文献考据去探讨思想史真相的手法受到限制,同时对它相关思想意义的把握也容易流于表面化。本文据经典世界的观点,把杨朱看成一个从不同学派的视角中交叉呈现的思想形象。这个形象是跨文本、跨时代的,它虽有某种核心性格,但却变现不同的面相。由于其出场通常是被用来陪衬其它的思想主张,因此在历史舞台上总是扮演思想的配角。杨朱思想特征的特殊性,他在经典世界的思想光谱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  

《“做中国哲学”再思考》一文发表于《哲学动态》2019年第9期,文章认为做中国哲学是从中国哲学史研究导向中国哲学意义阐述或创作的一种观点,其中国哲学概念指体现中国文化精神或经验的哲学。这一思路拓展了比传统哲学史更宽的取材范围,致力于古典思想与现代生活经验的沟通。它不主张以形上学为研究前提,接受方法运用的多样性,同时倡导想象力的培养与运用。相关方案避免将中国哲学变成争夺对价值理想垄断表达的狭隘途径,力图展望一个思想丰富、前景广阔的哲学论域。

《中国哲学:通向世界的地方性知识》一文发表于《哲学研究》2019年第4期。文章从动态的观点探讨中国哲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受人类学的启发,陈教授把中国哲学理解为起源于地方性知识,且保持其特征的知识形态。文章认为中国哲学的本质必须通过对哲学史的考察才能揭示出来:一方面,中国哲学中的相关概念或范畴植根于具体的文化经验之中;另一方面,中国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又呈现出思想普遍化的理性倾向。反观西方哲学传统,也能发现类似的思想现象。在此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分层次发展中国哲学的方案:一种是从拓宽思想的广度着手,作观念普遍化的努力;另一种则是为显示经验之厚度,从事观念史的探讨,由此把中国哲学的世界化做成有根基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