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文-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2016年度】事与物:古今中西之争视域下中国现代形而上学的转换

发布日期: 2021-02-26   作者:   浏览次数: 24


项目负责人:杨国荣

项目号:16JJD720007

立项时间:2016113

项目状态:结项

项目成果:

1、“存在与生成:以‘事’观之”(杨国荣,《哲学研究》2019年第4期)

【简介】

形上之域关乎存在和生成及其相互关系。与现实世界不同,本然世界的存在、生成过程既没有人的参与,也非基于人所作之“事”,然而,其意义的显现,却离不开人所“从事”的多样活动。由本然世界转向现实世界,“事”与存在和生成的联系展开于更为内在和深沉的层面。在现实的世界中,事物既呈现为实际的存在,又处于生成的过程之中,两者的这种关联,乃是通过“事”而建立起来。现实世界以人为主体,“事”则以人为承担者。作为现实世界的主体和“事”的承担者,人本身也涉及存在与生成的关系问题。与其他对象一样,人既表现为具体的存在形态,又处于生成的过程之中,两者的彼此关联,同样离不开人自身所作之“事”。以成己与成物为具体指向,人所作之“事”展开于不同的领域,“事”的多样性既伴随着多重生成过程,也引向了多样的存在形态,世界之“在”与世界的生成、人的存在与人的生成交汇于人所作的具体之“事”。


2、“心物、知行之辨:以‘事’为视域”(杨国荣,《哲学研究》2018年第5期)

【简介】

心”生成于“事”,“物”敞开于“事”。“事”而显的意义则在进入人之“心”的同时,又现实化为意义世界,后者既是不同于本然存在的人化之"",又呈现为有别于思辨构造的现实之“物”,“心”与“物”基于“事”而达到现实的统一。离“事”“言”“心”、离“事”“言”“物”,逻辑地引向“心”与“物”的分离;扬弃这种分离,则需要引入""的视域。基于“事”的心物互动,同时涉及知与行的关系。“心”的活动和内容以不同的方式引向“知”,“物”之扬弃本然形态,则关乎“行”。“心”与“物”通过“事”而彼此沟通,与之相应,“知”与“行”也本于“事”而相互关联。以“事”应对世界的过程既关乎“知”(“物”通过意念化而进入“心”),也关乎“行”(以不同于观念的方式改变“物”),“知”与“行”由此在本源的层面走向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