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与文-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思想与文化》第三十辑

发布日期: 2023-09-14   作者:   浏览次数: 10


主编:杨国荣


执行主编:郁振华


文章摘要


释“观念”

高瑞泉

[摘 要]通常认为观念史研究的“观念”一词“来自西洋、途径日本”,但是将“观念”视为西文idea之译词,本身蕴含了源自英国经验论和柏拉图主义的歧义,由此导致中国哲学家在语用中产生了分歧。进一步探究发现,以“观念”来迻译idea,并非日本译者的发明,当初乃佛经翻译之产品;佛学“观念”作为一个译词,“观”和“念”各有其梵文之本,该术语意指观察思念真理及佛体,由此遥契智慧之域。且先人选择汉字“观”迻译梵文Vipaśyanā(毘婆舍那),是因为先秦哲学经典中,“观”已有超出观看外物而感知之意,指示了通达理性之知乃至形上智慧的方式。“观念”一词经过“梵—汉”和“汉—西”两层迻译,发生了意义的位移,观念史研究也因而有不同的层次和向度。


[关键词]观念;二字词;迻译


[作者简介]高瑞泉(1948-),男,江苏无锡人,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



概念实践观发微

黄远帆

[摘 要]哲学的讨论对象是纷繁复杂的各类概念,但哲学家也应关心“概念”本身为何与何为的问题,这是二阶的问题。在哲学实践转向的思潮中,概念实践观是重要一支。本文主张概念实践观包括三层内涵:(1)概念的“默会维度”。(2)概念的“表达维度”。(3)概念的“动态维度”。第一个维度聚焦把握概念的非命题特征,以及概念使用所嵌入的人类生活实践。第二个维度揭示概念内容在理由空间中扮演的角色。前两个维度看似暌违不合,实则一气贯通。第三个维度强调概念流变不居的特质,因此我们可以改造概念。第三维度立足于前两个维度。这三个维度分别对应“理性的存在者”“逻辑的存在者”“改造的存在者”。通过糅合这三项内涵,我们可以形成一个丰满厚实的概念实践观。

[关键词]概念;实践;概念工程;维特根斯坦;布兰顿


[作者简介]黄远帆(1987-),男,上海人,哲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元哲学、认识论、语言哲学、实用主义。



作为一种非句子哲学的汉语言哲学

陈 海

[摘 要]金岳霖先生在《知识论》中,讨论了汉字和哲学的关系,他认为汉字可以通过语法构成句子,从而介入到哲学讨论。而在语言学界,一种名为字本位的理论认为汉字就是汉语的最基本单位。因此,以汉字作为基本单位构建一种汉语言哲学是可能的。并且,斯坦顿也已经证明非句子的断言是存在的,这就意味着以字本位构建的汉语言哲学也是合理的。虽然构建非句子的汉语言哲学的尝试也已有研究者展开,但以汉字作为切入点构建的汉语言哲学框架具有对中西哲学传统异同更强的解释力。


[关键词] 金岳霖;字本位;非句子断言;汉语言哲学


[作者简介]陈海(1986-),男,浙江新昌人,哲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讲师,从事道德哲学和社会心理学研究。




天地在言:中国哲学天人视域中的《说文》新论

胡晓艺

[摘 要]《说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天人相与”的哲学思想背景中,以文字完成“文以合天”的建构。以《说文》木系文字为中心,在中国哲学“天”“人”相与的整体视域中对《说文》进行新的考察,重新对《说文》学的三个重要论题——部首编排、文字训释体例与“六书”含义进行哲学视域的反思。“天命之文”,部首编排体现了民族存在世界的展开;“文以合天”,文字体例训释体现了天道相与;“文以说理”,哲学视域中的“六书”说新释反映了民族致思。《说文》启发以汉语哲学与生态哲学的双重契机,对民族“天--人”合一的根源性智慧与致思结构提供新的阐释,“天地不言”由于“文言在”而“天地在言”,以待“哲学再言”。


[关键词]《说文》;汉语哲学;生态哲学;天人合一


[作者简介]胡晓艺(1994-),女,汉族,江苏徐州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博士生,研究方向:中国哲学,生态哲学。


龙行天下:《康熙字典》“龙”之汉字文化观照

黄交军  李国英

[摘  要]龙起源甚早、流布颇广、影响最巨,形成中国古代极具民族特色与世界声誉的文化现象,汉字乃忠实记录中华文明、承载厚重人类记忆、体现民族文化认同的表意体系、语料史料,故以古代权威辞书《康熙字典》龙部字为分析文本进行文化解读后发现:龙部字词构建了一体大思精的龙族谱系,受万物有灵宗教熏陶逐渐嬗变为人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规约世界、建构世界的通灵神兽、部落圣物乃至民族图腾,并因其雄健有力、无与伦比被封建皇权所垄断,跃升至古代中国的政治符号、权力话语、世界秩序,且辐射东亚以及全球的丝绸之路、汉字文化圈,最终演进为中华民族集体认同的身份标志与国族象征,是文化自信、软实力提升的祥瑞动物和叙事对象,对破译中国民俗史、政治史、思想史以及文化史意义重大。


[关键词]《康熙字典》;龙;动物谱系;民族图腾;世界秩序


[作者简介]黄交军(1980-),男,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字训诂与汉字文化学。李国英(1985-),女,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语言学。


辩证逻辑之辨:是逻辑还是哲学?

郝旭东

[摘 要]“辩证逻辑”究竟是不是“逻辑”,一直都是一个极富争议的命题。为了回答该问题,首先应该界定清楚何为“逻辑”。在严格给出“逻辑”的广义与狭义定义之后,即可对繁富的辩证逻辑研究成果进行更为准确地分辨。根据“逻辑”的广义定义,辩证逻辑名下“作为逻辑的辩证法”不是逻辑;而辩证逻辑名下的进行“逻辑”研究的辩证逻辑是逻辑。然而,在这些属于广义逻辑的辩证逻辑中,如果按照狭义定义的标准去衡量,有些看上去是逻辑的辩证逻辑却不是逻辑。因此,基于严格定义基础上的细致分辨可见,断言辩证逻辑“是哲学”、“是逻辑”皆因笼统作答而十分不当;只有对笼统断言做出进一步限制、并明确给出其断言之依据,方可得到具有较高可接受性的答案。此外,作为逻辑的辩证逻辑在符号语言的制定、形式结构的刻画、核心理论的构建和基本构建原则等方面,也的确存在着可以进一步研究和发展空间。


[关键词]逻辑;辩证逻辑;辩证法;思维形式;逻辑哲学


[作者简介]郝旭东(1974-),山东莘县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研究领域为现代逻辑和逻辑哲学。



休谟的归纳怀疑论是否犯了量词转换谬误?

——兼评“归纳的质料理论”

孙玉涵

[摘 要]休谟关于归纳合理性的怀疑论引发了很多解读和争论,其中一个焦点在于休谟对归纳方法的实际使用的描述是否正确。有学者认为休谟在对归纳法的描述中犯了量词转换谬误,以“存在—全称”量词引导的描述和以“全称—存在”量词引导的描述将会对归纳怀疑论产生不同的后果。本文赞同休谟确实犯了量词转换谬误,但通过分析表明休谟可以消除这个谬误,然而代价却很可能是让他自己承认归纳法,导致归纳怀疑论提不出来。


[关键词]归纳问题;量词转换谬误;归纳的质料理论


[作者简介]孙玉涵(1990-),女,山东滨州人,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科学哲学、心理学哲学、认知哲学。


《论题篇》在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中的逻辑起点地位

潘玥斐

[摘 要]“范畴”是亚里士多德逻辑学说的重要内容,同时作为传统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的“范畴”概念及其相关理论一直受到不断的质问和挑战。亚里士多德《论题篇》对“范畴”的讨论在其范畴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以弗雷德的相关论证为起点和指引,通过对《论题篇》中的κατηγορίαι这一概念加以分析可以发现,κατηγορίαι具有“谓词”内涵,而这十个谓词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亚里士多德的十个范畴。进而基于《形而上学》Δ7的相关讨论,可以确定κατηγορίαι的“诸范畴”这一内涵不仅指涉谓述类型,而且指涉存在类型,这就为《范畴篇》和《形而上学》对范畴和实体的讨论奠定了基础。因此,亚里士多德正是从《论题篇》出发开启了他的范畴理论体系,《论题篇》作为亚里士多德范畴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地位应当受到重视。


[关键词]《论题篇》;Κατηγορίαι;范畴


[作者简介]潘玥斐(1990-)女,山东潍坊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


你、我、我们:情绪经验的共享

[]D·扎哈维/文   陈嘉林 胡可欣/

[摘 要]在考察近来有关集体意向性和我们-意向的本质和状况的哲学工作时,我们惊讶地发现,学者们在如下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分析联合行动的结构,以及确定那些诸如,一起散步或一起粉刷房子的意向是否可以被还原为某种形式的我-意向性。但是,很少有研究致力于对共享的情感和情绪进行分析。这是令人遗憾的,不仅因为情绪共享极有可能在发展上先于联合行动,并在逻辑上也比后者更为基础,而且还因为它可能建构起一种与他人相处的方式,如果希望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本质,就需要对此进行研究。在本文中,我的主要目的是回答以下问题:我们-经验,即作为“我们”之部分的经验,是否预设、先于、保留或取消了自我-与他者-经验之间的差异?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将更深入地研究情绪共享,并利用在当前社会本体论中经常被忽视的资源,即经典现象学和当代社会认知研究中的洞见。


[关键词]分享;互惠;连结


[作者简介]D•扎哈维(1967-),男,丹麦人,哲学博士,哥本哈根大学哲学系教授及主体性研究中心主任,牛津大学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现象学、心智哲学。

陈嘉林(2001-),女,浙江舟山人,本科在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要研究领域为心智哲学。胡可欣(2000-),女,上海闵行人,硕士在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心智哲学。


先秦儒家对内在道德意识的形塑

——以知罪伦理向知耻伦理的转变为考察中心

李富强

[摘 要]罪感意识和耻感意识是人类道德意识的重要来源,古代中国文化中的耻感意识是一种内在的道德意识,罪感意识则是一种外在的、基于原始宗教信仰而起的超越性道德意识。罪感意识和耻感意识分别是知罪伦理和知耻伦理的道德基础,古代中国原始宗教信仰下的知罪伦理向先秦儒家人文精神下的知耻伦理的转变,反映了先秦儒家对以知耻为标志的内在道德意识的形塑和道德主体性的高扬。其意义在于确立了伦理道德的真正根基,即道德行动的根本动力并非来自外部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强制,而是植根于人自身内心深处所具有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本能。


[关键词]先秦儒家;罪感意识;耻感意识;知罪伦理;知耻伦理


[作者简介]李富强(1988-),男,河南省周口市人,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儒家哲学、观念史。


依画行曲”:

反思谭盾《死与火:与保罗·克利的对话》

王 刊

[摘 要]1992年,谭盾根据德国现代画家保罗·克利多幅画作完成了乐队作品《死与火》。他将这个作品视为和画家进行对话,并非一种简单的翻译转换。本文基于这一观点,以作曲家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同名作曲博士论文为一手资料,从反思音乐与视觉艺术的转换关系入手,借助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中的“绘画”与“摹本”概念,利普斯的“移情说”以及胡塞尔的“主体间性”,探索该问题在哲学层面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可能性。最后对比式结合德语区艺术史中克利研究成果,观照谭盾作曲中的五种对话方式,尝试以一种跨学科的视角诠释“依画行曲”的实质。


[关键词]谭盾;保罗·克利;主体性;主体间性;移情说;音乐与图画的转换关系


[作者简介]王刊(1986-),男,湖南长沙人,德国柏林艺术大学音乐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20世纪德国音乐文化史、音乐与视觉艺术的转换、中西音乐交流史。


宗炳《画山水序》中的莲宗本色

——兼论“真神不灭”与“澄怀味象”观念对宗炳山水画创作理念建构的影响

罗 胜

[摘 要]宗炳《画山水序》是中国画史记载的第一篇山水画论,学界对其解读不详。本文试图通过对宗炳形象的还楼,以及对其莲宗净土信仰的追踪,揭示出《画山水序》的“体用思想”与“创作关系”,是以庐山莲社的“神不灭”观念出发,“澄怀味象”为路径,来传达山水画艺术创作过程的。换言之,宗炳是用莲宗净土信仰来建构山水画的“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表现”三大创作理念的。


[关键词]《画山水序》;莲宗信仰;神不灭;澄怀味象;山水画创作


[作者简介]罗 胜(1971-),男,重庆武隆人,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佛家文化艺术和中国画论研究。


事实与现实——事的形而上学之辨

沈顺福

[摘 要]杨国荣先生主张以行为之事及其结果作为存在的终极依据。这有部分道理。从超越原理来看,事是基础。作为活动的事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属于未成形的东西。没有形式的东西是不可以被认识的。因此,事不仅是形而上的,而且也是不可认知的存在。事情本身是事实,经验到的事实便是现实。我们通过反思现实才能还原或走向事实。事实即事情本身依赖于我们对现实的反思。中国古人的用有名词与动词两种用法,体现了古人不分事实与现实、无视了二者之间的区别。杨先生也忽略了这个细节。经验到的现实才是真正的基础。


[关键词]杨国荣;事;事实;现实


[作者简介]沈顺福(1967-),男,哲学博士,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传统哲学、中西比较哲学。


是否存在严肃的反事实历史?

陈常燊

[摘 要]围绕是否能将反事实条件分析严肃地运用于历史研究这一问题,当代历史学界和哲学界的一个主流观点,即“限制主义的实在论”,主张反事实历史陈述是严肃的,但必须附加某些限制条件。经过对这些限制条件的逐一考察,我们在现有的反实在论方案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与之兼容的“温和紧缩论”方案:我们认为,并不存在严肃的反事实历史陈述,即便为之添加一些限制条件也无济于事,尽管严肃的事实历史陈述仍然是可能的。究其缘由,反事实历史的“最小改动”与“余者皆同”这两个原则彼此难以连贯;反事实推理的“语境敏感”与反事实条件的“动机敏感”相互冲突。


[关键词]反事实历史;实在论;反实在论;历史哲学


[作者简介]陈常燊(1980-),男,江西瑞金人,哲学博士,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形而上学、分析美学、维特根斯坦哲学。


金岳霖形上学思想反思

苗磊

[摘 要]金岳霖先生自觉运用现代西方逻辑方法,融会中国传统哲学精神,建立了一个以“道”为最高范畴的突出结构与演化的论道体系。他形上学思想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会通古今的思想特色、融合中西的逻辑构造、“旧瓶装新酒”的创新方法、“何为形上学”及“形上学何为”的问题意识以及关于“科学时代形上学何以可能”的时代之思。他的这种形上学思想对传统形上学问题域、方法论均有所开新,对中国形上学的发展可谓是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和贡献。


[关键词]金岳霖;形上学;道


[作者简介]苗磊(1983-),男,河南周口人,哲学博士,上海电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哲学。


重审《资本论》语境中“颠倒世界”的同一性逻辑

梁潆心

[摘 要]在《资本论》语境中的“颠倒世界”里,物的关系取代人的关系,社会关系从传统的个人规范、价值观、准则中分离并发生颠倒。人们不得不服从于这种颠倒秩序,因为拜物教的错误知觉已经统治了人,而这种颠倒的演变和完成就隐藏在“货币形式”中。依据这一研究思路,立足于勘定拜物教统治秘密的基础上,对“颠倒世界”视域中的货币形式进行剖析,进而对“颠倒世界”的同一性和普遍性进行呈现,以寻求反抗的可能性和对这一颠倒的突围。


[关键词]颠倒世界;货币形式;同一性;非同一性


[作者简介]梁潆心(1994-),女,河南济源人,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博士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文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史。


试论赵汀阳、沈清松“建构型”跨文化哲学元理论及其限制

刘 旭

[摘 要]赵汀阳的“共在存在论”与沈清松的“慷慨外推”的跨文化哲学元理论,是当代华人圈内两种不同类型的跨文化哲学元理论。赵氏的元理论在继承马克思实践观的基础上主要寻求跨文化共在的可能;而沈氏的元理论则继承了“我思”的传统,并以黑格尔式的精神自否定推动他的体系展开慷慨外推的运动。二者的理论之间形成了逻辑上相继的不同环节。仔细考察,他们的元理论体系中其实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并非十分自洽,但都深刻地指向了“主体性”和“主体间性”这两个孪生的现代哲学的根本概念,尽管他们对此都持批判的态度。而事实上这两个概念恰恰是跨文化哲学的真正逻辑开端。


[关键词]赵汀阳;沈清松;跨文化哲学元理论;共在存在论;慷慨外推


[作者简介]刘旭(1989-),男,江苏仪征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耶鲁大学神学院联合培养),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哲学、汉语神学、明清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史。


施特劳斯与奥克肖特视野中的霍布斯

——一个基于政治哲学观的考察

陈志壮

[摘 要]施特劳斯和奥克肖特都是20世纪重要的政治思想家。虽然两位思想家都认为应该以哲学探究的方式对待政治哲学史,但他们却在如何理解霍布斯政治哲学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看法,于是就形成了两套不同的关于霍布斯政治哲学的诠释体系。在施特劳斯看来,霍布斯是一位新道德的宣讲人。而在奥克肖特看来,霍布斯是一位真正的政治哲学家。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两位思想家研究霍布斯政治哲学的立场以揭示他们之间的差异,并将形成这一差异的根源归于两位思想家持有不同的政治哲学观。


[关键词]施特劳斯;奥克肖特;霍布斯;政治哲学观


[作者简介]陈志壮(1984-),男,甘肃通渭人,外国哲学专业博士在读,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哲学、政治思想史。



朱熹知行观重审:“真知必能行”的知识论意涵及其论证

刘付华东

[摘 要]重审朱熹知行观,将之概括为“两层四点”,并于工夫论结构中予以圆融的解释。朱熹驳斥知而不行而主张真知必能行。其策略有二:否认此“知”是真知;细分“不行”,并逐一予以批驳。“必能行”是真知规定意义中的应有之义。“知而不行”可转述为另一个知-行序列的“知而行”。将“能行”界定为一个具有现实性的、体现智力的倾向性概念,强调心是道德动力之源与真知贯穿诚意,阐明真知能够克服“知而不行”。真知必能行的证立,反过来确立了道德真知结构的一个维度。


[关键词]朱熹知行观;知而不行;真知必能行;知-行序列;动力之源


[作者简介]刘付华东(1989-),男,广东化州人,厦门大学哲学系博士生,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论、宋明理学。


伦理世界中致知与力行的合一

——道德的能力之知或动力之知争论的王船山方案

杨超逸

[摘  要]关于王阳明的良知是道德的能力之知还是动力之知的争论,实质是知行合一说与知行本一说的差异。差异的核心在于,是否承认至少存在一种道德规范可以直接转化为道德行动。承认与否取决于如何解释人们的道德经验。王船山对王阳明的批判表明,解释道德经验需要以能够通达伦理世界为前提,以阳明学为基础的两种知行观都因为忽视了伦理世界而局限在个体范围内。只有通过力行,人们才能够参与到伦理世界的具体事务中,所以船山的伦理世界实在论方案主张行先知后。个体的德性扎根于伦理世界,并为具体行动提供动力。在此基础上可以重置两种知识:道德的能力之知强调德性涵养的过程,动力之知保证自觉涵养德性的意愿。两种知识都在个体与伦理世界的互动中完成。


[关键词]王船山;实在论;道德的能力之知;动力之知


[作者简介]杨超逸(1999-),男,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